混凝土缺陷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項:麻面、漏筋、蜂窩、孔洞、爛根、酥松脫落、縫隙夾層、缺棱掉角、松頂、表面不平整、剪力墻位移傾斜、墻梁表面凹凸鼓脹等。
現根據以上缺陷分別制定如下處理修補方案:
1、 麻面:在麻面部分充分澆水濕潤后,用同混凝土標號的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是顏色一致。修補完后,應用草簾或草袋進行保濕養護。
2、 漏筋:對表面漏筋沖洗干凈后,用1:2的水泥砂漿將漏筋部位抹平壓實,如漏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顆粒鑿去,洗刷干凈后,永專用灌漿料填塞嚴實,并認真養護。
3、 蜂窩:對小蜂窩,沖洗干凈后,用1:2的水泥砂漿壓實抹平,較大蜂窩,先鑿去松動石子沖洗干凈,用專用灌漿料填塞嚴實,并認真養護。
4、 孔洞:一般孔洞處理方法是將周圍的松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濕潤后,用比結構砼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仔細分層澆筑,強力搗實,并養護。突出結構面的混凝土,待強度達到50%后再鑿去,表面用1:2水泥砂漿抹平。
5、 爛根:將爛根處松散混凝土和軟弱顆粒鑿去,洗刷干凈后,支模,永專用灌漿料填塞嚴實,并搗實。
6、 酥松脫落:較淺的酥松脫落,可將酥松部分鑿去,沖洗干凈濕潤后,用1:2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深的酥松脫落,可將酥松和突出顆粒鑿去,刷洗干凈后支模,用比結構砼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澆筑,強力搗實,并加強養護。
7、 縫隙、夾層:若不深,可將松散混凝土鑿去,洗刷干凈后,用1:2水泥砂漿強力填塞密實。較深時,應清除松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后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搗實,或將表面封閉后進行壓漿處理。
8、 缺棱掉角:較小缺棱掉角,可將該處松散石子鑿除,用鋼絲刷刷干凈,清水沖洗后并充分濕潤,用水泥砂漿抹補齊整。較大缺棱掉角,沖洗剔鑿清理后,重新支模用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填灌搗實,并養護。
9、 松頂:將松頂部分砂漿層鑿去,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后,用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灌注密實,并養護。
10、 表面不平整:使用角磨機(金剛磨盤) 在混凝土表面打磨。
11、 剪力墻位移傾斜:位移傾斜不影響結構質量的,只需進行少量局部剔鑿和修補處理,一般用1:2水泥砂漿或比原混凝土高一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進行修補。
12、 凹凸、鼓脹:凹凸、鼓脹不影響結構質量時,可用剔鑿補抹的方法。凡影響結構受力性能時,應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處理方案后,再進行處理。
13、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補注意事項:
調配顏色
多數修補工作的失敗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圍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的。既使是使用了與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也很難保證修整部分的顏色與原混凝土顏色一致。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修補所用的混合料應去供應商品混凝土廠家購買;為保證修補材料和原混凝土的結合都可以考慮加膠。
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進行修補時,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進行,這是因為干面會吸取用于修補的沙漿中的水份,從而將降低新材料與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結,也會降低修補材料的質量和耐久性。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濕,*好的做法是充分濕潤表面,在表面還有點潮濕的時候進行修補效果較佳。
打磨
對于漏漿造成的掛簾和模板安裝不穩造成的失準(混凝土表面凸起) ,可以直接使用角磨機(金剛磨盤) 在混凝土表面打磨。
破碎邊角的修整
對于因意外碰撞或拆模不小心造成的邊角破碎,在修補時應先把邊角修整成四邊形,灑水濕潤后使用沙漿進行修補。在修補前應調試混合料的顏色,爭取修補后的混凝土與原混凝土顏色一致。
蜂窩麻面的修飾
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堅硬的混凝土;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鑿除的深度大致一樣;把需要修補的部分灑水使其充分濕潤; 根據鑿除的深度決定使用沙漿或細石混凝土,將沙漿(或細石混凝土) 壓入;灑水養護。
14、顏色調整:
采用嘉砼專用色差調整劑。此工序是清水混凝土修補工序中*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對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都有很高的要求。顏色調整主要是針對清水混凝土墻面缺陷修補后造成的色差和澆筑時導致的施工色差,如施工接縫、脫模劑殘留、澆筑污染等,首先必須對上述色差部分進行調整,弱化色差,然后整體清水混凝土面進行統一調整,保證施工后的混凝土面無明顯色差,光潔,并保留部分混凝土自然的機理和質感。
15、透明保護:
清水混凝土透明保護,指對混凝土局部缺陷進行修補,如蜂窩麻面、離析部位、施工接縫、要求修補后無明顯色差,能盡量體現混凝土本身的自然顏色。修補完成,顏色經甲方及相關單位驗收確認后,進行底漆,中涂,面漆的透明保護。
本文關鍵詞:混凝土修補 混凝土修補方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