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母驢是指能正常繁殖后代的母驢,它們一般兼有使役和繁殖雙重任務。養好繁殖母驢的標志是:膘情中等;空懷母驢能按時發情,發情規律正常,配種容易受胎;懷孕后胎兒發育正常,不流產;產后泌乳力強。
1 空懷母驢的飼養管理
應當在當年配種開始前1-2個月提高飼養水平,喂給足量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適當減輕使役強度;對過肥的母驢,應減少精飼料,增喂優質干草和多汁飼料,加強運動,使母驢保持中等膘情。配種前1個月,應對空懷母驢進行檢查,發現有生殖疾病者要及時進行治療。
2 妊娠母驢的飼養管理
母驢受胎后頭1個月內,胚胎在子宮內尚處于游離狀態,遇到不良剌激,很容易夭折而被吸收,所以*好停止使役。妊娠1個月后,可照常使役。在妊娠后的6個月期間,胎兒增重實際很慢;從7個月后,胎兒增重則明顯加快,胎兒體重的80%是在*后3個月內完成的。所以母驢懷孕6個月后,要減輕使役,加強營養,增加蛋白質飼料的喂量,選喂優質粗飼料,以保證胎兒發育和母驢增重的營養需要。如有放牧條件,盡量放牧飼養,既可加強運動,又可攝取各種所需營養。妊娠后期,由于缺乏青綠飼料,飼草質劣,如果精料太少,品種單純,加上不役,不運動,往往導致肝臟機能失調,形成高血脂及脂肪肝,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排泄不出,出現妊娠中毒,表現為產前不吃,死亡率相當高。為預防此病的發生,從妊娠后半期開始,要及早按發育胎兒需要的大量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適當調整日糧,要求種類多樣化,補充青綠多汁飼料,減少玉米等能量飼料,喂給易消化、有輕瀉作用、質地松軟的飼料。產前幾天,草料總量應減少1/3,多飲溫水,每天牽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