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后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干”。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侖,但因拿破侖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涂掉拿破侖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癡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杰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
一八零九年
拿破侖攻占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
由于《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并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后,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