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假期降至,籌劃假期出行是不少人眼下的要緊事。而無論是打算回家過年,還是出外度假,意外風險發(fā)生的概率都會高過平日,因此一份意外險成為不少人節(jié)前購物清單中必備選項。但就在普通人盤算著意外險保額是買20萬元還是30萬元的時候,保額動輒上千萬元的高額意外險產(chǎn)品早已成為不少保險公司推廣的重點,而這意味著更為高昂的保費投入。一年花上幾萬元購買一份意外險到底劃不劃算?高額意外險適合怎樣的人士投保?普通人又該如何確定意外險的保額和保障范圍呢?
如何確定意外險投保保額?
面對保額*低可以1萬元、*高可以上千萬元的意外險產(chǎn)品,投保人到底應該如何確定保額呢?
“很多時候,大家會聽到說保額要是年收入的多少倍之類的標準,其實這種測算標準并不是很準確。”廣州某壽險公司的業(yè)務經(jīng)理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確認保額多少有現(xiàn)金流補償法和需求法兩種測算標準。
現(xiàn)金流補償——用自己的收入情況來推算
所謂現(xiàn)金流補償法,就是假設被保險人因為意外身故或殘疾,那么被保險人及其家人肯定希望原本依靠其工作獲得的現(xiàn)金流全部由保險來獲得補償。
比如,李先生意外身故前是一家企業(yè)的老板,每年的收入可以超過100萬元,按照其38歲的年齡來計算,假設其工作到55歲可以退休,那么還有17年可以工作,對應的現(xiàn)金流在1700萬元左右。
需求法——用未來需求的資金來做測算
與這種方法相比,還有一種需求法也是很常用的。“現(xiàn)金流測算法是一種正推法,而需求法則是倒推。”該經(jīng)理解釋稱,先要確定投保人意外身故或致殘后,需要多少資金才能保持家庭生活水平不下降,或維持在基本水平之上。“這需要測算其投保時的家庭收支情況,還要將家庭的負債如未償還的貸款,以及未來可能的大額支出,例如子女的教育費用等納入統(tǒng)計。”該人士提醒,在這其中,還需要考慮的是如果意外造成傷殘,那么傷殘后的基本醫(yī)療費用也應考慮在內(nèi)。
提示:當然這兩種方式只是作為投保額度的參考,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一般不需要完全達到這一標準。除了從保費角度考慮之外,投保時還應綜合考慮其他補償。比如,很多市民還有壽險或其他保險,這部分的保額也應相應扣除。此外,對于家庭的不同成員投保標準也不同,比如家庭收入支柱,保額要盡量足,而家庭其他成員則可酌情降低保額。而除了考量保額,還必須考量保費的支出,一般來說,保險保費占家庭可支出保費的10%-20%,而意外險的保費支出占總保費的20%以內(nèi)。
生命人壽意外保險:http://www.hzins.com/brand/detail/9/1
人保壽險意外保險:http://www.hzins.com/brand/detail/17/1
華泰財險意外保險:http://www.hzins.com/brand/detail/56/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