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羊是中國著名山羊良種。
社會存欄有400萬只以上。
其皮毛白色,體型好,額寬咀尖,面部稍凹,眼大有神,肋骨開張,背腰平直,體軀呈圓筒狀。公羊髻甲高于十字部,母羊髻甲低于十字部。四肢長,尾粗短上翹。
公羊睪丸緊湊,陰囊著生生毛;母羊乳房發達,呈半球形附著。成年公羊平均體高65.98厘米,體長67.3厘米,胸圍77.16厘米,管圍8.36厘米,體重33.89公斤;母羊平均體高54.32厘米,體長58.09厘米,胸圍71.17厘米,管圍7.34厘米,體重25.67公斤.其三大優點是板皮質量高,成熟早繁殖率高,產肉性能好.板皮為哈蟆狀,晚秋初冬宰剝皮為“中毛白”*好。板皮內面為淺黃色和棕黃色,油潤發光,有黑豆花紋、核桃花紋和“青蛙形”花紋,稱為“臘黃板”或“豆茬板”,毛質細密,毛孔小而勻,分層多而不破碎,折之不顯白線,拉力強而柔軟,韌性大而彈力高,是正面鞋革和正面服裝革的*好原料,觀感質量與成革鑒定均屬優異。國際市場上高級“綿羊革”、“苯胺革”原料均選用槐皮。它成熟早繁殖率高,4~5個月就可以發情配種,母羊可年產2胎或兩年3胎,每胎產羔2~3只,繁殖率為238.66%。其產肉性能好于其它羊種,春羔秋宰,當年收益。此時羯羊可達17.40公斤,屠宰率可達48.79%,凈肉率為39.02%,肉質鮮嫩,味美可口。沈丘槐山羊周秦時已有飼養,有數千年的歷史。解放前槐店鎮已形成較大的羊皮集散地,通過漢口暢銷國內外,被皮業行家譽為“漢口路槐皮”,售價比外地羊皮高1~2倍。國家曾多次派專家對白山羊進行考察研究,我場建立了白山羊研究所。近年白山羊飼養量迅速發展,羊皮已暢銷英、美、日、意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久負盛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