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以其豐富的營養成分而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飼養奶牛的人也越來越多。下面就當前養奶牛的經濟效益做一簡要的分析。
1、飼養一頭奶牛的年獲利 正常情況下(產奶正常、飼養正常、無重大疫病),一頭奶牛若按日均產奶20公斤,奶料比為3∶1計算,生產20公斤牛奶則需精料6.7公斤(價格1.1元/公斤),需粗料25公斤(0.1元/公斤青貯料=,共需飼料成本9.87元。若所產牛奶按1.4元/公斤計算,每頭奶牛可獲毛利(20×1.4-9.87)×300=5439元(按年產奶期300天計算)。
上述算法只是粗略的計算,影響奶牛經濟效益的因素還有母牛的折舊、牛奶的市場價格、飼養管理情況以及奶牛產犢情況.若是高產奶牛,再加上較好的飼養管理,效益會更高些。如果是大型飼養場,還需把人員工資、設備投入、水電費、運輸費等扣除。
2、奶牛場的規模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 目前,飼養奶牛以個體飼養較多,飼養奶牛數量少則3-5頭,多則10-20頭,而百頭以上的奶牛場并不多。那么養多少奶牛效益*高呢?﹁般來說,一個農村婦女可養2頭牛,一對夫婦可養10頭牛,這種小規模的養殖場不需要特殊的設備,不需要雇用飼養人員,不需要建設大型的場房,因此,管理成本低、效益高。
大型養殖場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雄厚的經濟基礎,建一個百頭奶牛場需要幾百萬的資金,經營中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2)現代化的管理水平。(3)大型的場房和設備,如車輛、貯奶罐、大型青窖等。(4)高品質的奶牛及合理的種群結構。(5)有過硬的育種技術人員和獸醫防疫人員。大型養殖場具有比小型養殖場較大的優勢,但是由于以上條件的制約,管理一旦跟不上,可造成成本增加、效益低下,如遇到市場行情波動,受到的損害要比小型養殖場大得多。
中等奶牛場(20-30頭)不僅需要雇用人員,而且也不具備大型養殖場的優勢,因此,效益既不如大型養殖場,也不如小型養殖場。
3、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關鍵 (1)引種要慎重。廣大奶農要認清形勢、把握時機,請技術人員幫你鑒定奶牛品種的好壞。(2)養奶牛要有技術。一般來講,越是高品質的奶牛,越需高質量的管理,飼養頭數越多,疾病的發生率越高。
飼養改良牛效益分析:
如果購買魯西黃牛或雜交肉牛,發情期10個月開始發情,配種后10個月下牛,每年產1只,假設你購買 5—6月的魯西黃牛或雜交肉牛,價格在1000—1300元,一只牛,年長體重400—500公斤,據中國農業部專家預 測,在*近3—5年價格不會低于2800元,那么純利潤也在1500元以上!
淺談肉牛的飼養 管理與效益分析
肉牛的管理與效益分析
一:幼牛期,每天每頭牛需要青儲玉米桿 5--8 斤,可以少量用一些酒糟或其他一些雜草。需精細料 3--5 斤,包括玉米面 60% ,麥麩 30% (豆餅或棉籽餅、菜籽餅)任選一樣 10% 。 30 頭牛每天需一市斤食鹽,兩星期牛舍消毒一次,定期預防。牛進圈后間隔一周開始驅蟲,初次與第二次要間隔四天,兩次可以用驅蟲凈去清。
育肥期:每天每頭牛需草 8--12 市斤,精細料 5--8 斤,后期追肥每天需草 12--15 斤,精細料 8--10 斤,青草加量 30% 。
二:一頭體重 300 斤左右的改良肉牛公牛牛犢,需投資 900--1200 元左右,每月平均用草 300 斤左右,折現金 30 元上下。精細料每月 240 斤左右,折現金 150 元上下。如牛有各種疾病的預防與食鹽,每月按 30 元計算。飼養 200 頭牛需飼養員 2 人,籌備草料與管理 2 人。人均工資每月按 600 元計算,飼養半年總計工資一萬四千四百元。每頭牛合工資費用不過 80 元。如每月平均生長 120 斤那么半年就可以生長 720 市斤,加上原來買的 300 斤總計就可以達到 1000 斤以上。就可以算出每頭牛的飼養成本如下 ( 一 ) :每頭有牛需投資 1200 元左右(二):運輸、檢疫等各種費用預計 100 元左右(三):飼養與管理工資 100 元左右(四):草加精細料共計 1100 元左右(五):疾病預防與食鹽 200 元左右(六):每頭牛到出欄總計費用 2700--2900 之間
三:飼養六個月加上買牛時的體重按 1000 斤計算每頭牛可賣到 4400 元左右,除去上述每頭牛的全部費用 2700--2900 元那么一頭牛的純利潤就是 1500-1700 元,在管理不好的情況下也不低于飼養半年也不低于 1300 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