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天線
無線充電的電器終端越來越多,但是批量出貨的還不多,原因是這類收發器件很多設計公司不熟悉,下面講述下要點:
*一:這類充電線圈,本質上是天線,有很多指標,例如阻抗、頻率等。分發射和接收兩種。有近距離的,也有遠距離的,但是考慮電磁輻射,還是用近距離(2-3mm內)的合適,也有較多廠家支撐。
第二:發射和接收線圈要諧振頻率一致,成對使用,也就是說QI標準是一個較寬頻段(110Khz-205Khz)
第三:終端不同,發射線圈天線和接收的工藝不同。發射天線安裝的環境若是許可,可以用粗一些銅線,多層繞組,也就是說天線厚度不講究。但是接收的天線,考慮安裝位置,要超薄才行。尤其是智能手機,只有外殼內側有空間安裝。
第四:接收終端看種類,筆記本電腦是120W,手機等終端是5W
第五:手機中的無線充電線圈天線,*佳安裝位置在手機外殼內側,因為充電間隙大,充電效率會低,一個微米對應0.1mA左右電流損耗,1000微米(1mm)就會損耗100多毫安了。
第六:手機中無線充電線圈后面一定要加磁性隔離材料,有分無機磁性材料。
例如PC44和有機系列材料,例如微航無線充電天線機座類。無機的,是燒結工藝,容易碎,不適合貼在手機殼子上,因為容易損壞,且平面的直徑40mm的一片東東,安裝在曲面的殼子上,不合適呀。所以這類無機磁材只能在電路板上找空間。而有機磁性材料的可以彎折,四個角上有定位孔,手機外殼內側可以伸出塑膠定位支柱,卡在定位孔中,這樣好安裝。
第七:天線確定圈數等,需要天線廠家拿終端來測試,調試好*佳參數,使得充電效率高。這個與做手機內置天線流程一樣。
第八:用柔性板做充電天線行吧?多層設計,很薄的。但是價格不便宜呀,變成2元以上單價了,且這類天線諧振頻率Q值低。充電損耗大,耦合效率低。
無線充電技術在2013年會大量普及,因為芯片只是單片方案,一端聯電池,一端接充電線圈,手機軟件改動容易。難的是結構設計(如何放置直徑40mm的東東,厚度在0.7mm左右,端子如何引出?微航磁電是一家做有機磁性材料專業天線商,提供參考設計和定制這類便宜的高性能天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