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的注意事項
(2012-02-23 11:05:08)
自動刷新
量值溯源與校準規程用于檢驗、測量的計量器具和用于校準的標準器到高一級別國家承認的標準,若不存在上述國家承認的標準或無有關的檢驗規程,則應將校準的方法形成文件,即自行編制校準規程。自行編制的儀器校驗規程一般包括:a)目的說明該校準規程控制的活動、控制的目的。b)適用范圍說明該校準規程的適用范圍,必要時可以明確該規程不適用的范圍或對象。c)技術要求應著重編寫與受檢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使用壽命等有關的技術內容與要求,如:Ⅰ)準確度等級;Ⅱ)靈敏度、穩定度等計量性能;Ⅲ)抗干擾等理化性能;Ⅳ)表面粗糙度、刻度清晰度、表面劃痕、毛刺、裂紋、氣泡、墊印等外觀方面的要求等;d)校準條件應明確規定計量器具標準器、校準設備和校準場地環境條件方面的要求。在滿足校準質量的前提下應盡量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條件,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e)校準項目應明確規定受檢計量器具的受檢部位和校準內容。確定校準項目要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符合計量器具客觀實際使用需求。必要時,可以對某些計量器具的校準項目按使用中、維修后與新制造的不同狀況區別規定。f)校準方法應規定計量校準時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要求編寫的具體、明確,有操作性,所用公式、常數、參數均應可靠,有據可查。必要時,還應舉例說明。g)校準結果的處理應明確作出受檢計量器具在校準結束后合格與不合格的結論及裁決理由。一般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應規定填發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而校準不合格的計量器具只發給校準結果不合格通知書。h)校準周期校準周期是指受檢計量器具相鄰兩次之間的時間間隔。一般情況下,校準周期應根據受檢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使用環境條件和使用頻繁程度等因素確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中一般只規定其*大檢定周期,指導有關企事業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檢定周期。但企業計量校準規程中應明確應執行的校準周期,但可以對同類計量器具在不同使用單位(分廠或車間)有不同的校準周期。i)附錄附錄的內容可包括計量器具的工作原理和構造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