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數據說法我們的老板或者客戶,電商市場前景廣闊,現在做刻不容緩;
比如*近我服務的一個鞋類市場客戶和茶類市場客戶,我用了兩大點來說明:
(1)宏觀上:網購市場容量大,吸引企業加大對電子商務投入。網購市場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長,在2014年將達到2萬億、且從線上零售份額比重看,當前國內只有5%,而英國卻有12.5%;另外,B2C份額在電商里面的比重加大,2011年達到31%,企業紛紛投入了電商陣營。
(2)聚焦到客戶行業,看看他們當前的網購市場情況:服裝鞋類市場,2011 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規模達到2049 億元,其中鞋類規模為270 億元,另外,鞋類網購占國內鞋業市場容量的6.75%,而同時,日韓兩國線上鞋類銷售規模占鞋類總額的40%左右。
以上,兩點從宏觀到微觀可以見證整個市場發展,如果還想更加有說服力,可以使用數據魔方,對類目的整體銷售情況,用戶購買情況進行分析。
2、給老板計算,做電商能夠帶來多少收入,需要投入多少錢?
對于客戶或者領導的口徑:我一要看你這個牌子是否大眾認同,知曉度如何,否則我認為前期不可能馬上盈利,因為你要做推廣積累你店鋪的*一批人氣,擴大你品牌的知名度,這個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老板需要有耐心。另外,我要看你為這個項目能有多少推廣預算,否則給你目標定大了,你沒錢來做,說白了,在線上推廣初期,在沒有自然流量和回頭客的時候,流量都是拿錢買來的,一個簡單道理,你錢越多,包括請人做的自然流量,和你燒到直通車這樣推廣工具上的錢,錢越多則流量越大,銷量自然也會大。如果老板或者客戶要我給他一個銷售預估,我也只能說這只是“預估”罷了,調控他的心里預期,做什么事情都是有風險的。這個預估,我一般會采用兩種方式:
1、針對有過網上銷售經驗的,結合你過去線上的銷售情況,和產品的銷售周期來制定;
2、針對完全沒有網上銷售經驗的,結合客戶提供的推廣預算,對流量進行預估,然后結合商品客單價、轉化率等制定一個銷售目標;
結果能100%達到嗎?我難以保證,除非制定這個目標的人要么是身經百戰;要么就是說話不負責任的人;因為沒有詳實數據做支撐情況下,這個只是預估。我能做的始終是追求銷售目標的預估準確性和客觀性。但前提仍舊是預估。
而關于要投入多少錢,我想費用包括:推廣費用、人工服務費用、傭金(服務平臺、服務商扣取的傭金)還有技術服務費年費等平臺收取的費用(比如天貓),當然,再說遠點,還有物流、倉儲、項目管理、固定資產投入等費用;–這個我沒有計入在內。
(廣州卡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電子商務顧問咨詢、培訓和代運營。網址www.okayi.cn)
3、給老板或客戶計算,他自己做劃算還是請第三方劃算;
這個算法主要差別就是人員上,自己請人需要培訓、發工資、管理等費用;而則靈活快速,支付服務費和傭金,風險小,可以參考:《企業做電商自建團隊還是代運營》
以上,如果能夠拿到同行合作商或者競爭對手的案例來說明,則更有說服力。
*后,如果老板問是自己建平臺還是利用天貓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則可以告訴他:“天貓的訂單獲取成本40元左右 *低的 獨立商城訂單獲取成本160元左右 ,愿意選哪個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