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柳養蠶就是用蒿柳養柞蠶。柞蠶是吃柞樹葉的蠶,我們說的蠶蛹就是柞蠶的蛹。柳蠶和柞蠶的蠶種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就是柳蠶吃蒿柳葉,柞蠶吃柞樹葉。我們之所以宣傳和推廣插柳養蠶這件事是因為看到現在很多公益林被蠶民開辟成柞蠶場,大量的樹木被伐,造成生態的破壞,蠶業發展,蠶林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插柳養蠶目前看來可能是化解蠶林矛盾的辦法。
蒿柳養蠶這件事早在清末宣統年間就已經存在了,《柳蠶新編》是四庫全書中收錄的蒿柳養蠶的歷史文獻。也為插柳養蠶的推廣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柳蠶的歷史,宣統元年(1909年)昌黎許鵬翊到吉林磐石推廣養蠶事業,發明了蒿柳養蠶,并印書成冊宣傳推廣。但是正好遇上軍閥割據,賦稅增加,所以蠶事沒有發展起來。
直到1952年在吉林口前成立了吉林省蠶科所。1949年成立遼東省五龍背蠶業試驗場,1951年11月與西豐柞蠶試驗場合并,遷址西豐,1955年遷回鳳城四臺子,1959年更名農業科學院柞蠶研究所,后為遼寧省蠶業科學研究所。這些研究機構主要研究柞蠶,一直沒有推廣柳蠶,由于這幾年蠶繭價格高,柞蠶場不夠用,才有人試驗插柳養蠶,我們也試驗了插柳養蠶的可行性。
首先來講解插柳的節氣,遼寧地區一般4月份土壤開化以后插柳,我們記錄的是4月9日,扦插的蒿柳,蒿柳插穗剪成15-20厘米,插柳株距25-30厘米,插3-4壟空1-2壟;4月30日,柳條發芽,成活率高;5月27日,一次鏟蹚管理,正常可以覆蓋地膜扦插,防止雜草;6月18日,第二次鏟蹚管理,除草;7月8日,蒿柳長勢具備條件放蠶;7月21日,去省蠶科所取蠶籽;7月23日,開始蠶籽消毒,破蟻;8月6日,小蠶健壯,進入3眠;8月12日,柳蠶肥胖,食葉量加大,進入老眠; 8月27日,開始摘繭,比柞蠶摘繭提前近一個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