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F全稱:Electro Magnetic Fields 凡是申請EN60335的產品一定要求做EN50366(EMF)
(標準EN50336,現已更新為EN62233,EN62233從08年12月起替代EN50366,測試方法與測試儀器均沒有變化。只是附錄中的限值有一些小變化)
EMF 簡單介紹
一、電磁輻射(EMF)背景介紹
隨著技術革命的更新和不同波段新的應用的不斷發現,許多頻率電磁輻射(EMF)的暴露水平顯著增加,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處在0-300GHz頻率的復合電磁場(EMF)暴露中,電磁污染(EMF)已成為最廣泛的環境影響因素之一。
電磁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各種輸變電系統;運輸系統、長途通訊設施和便攜式通訊工具如移動電話;醫藥、商業和工業設備;雷達;電臺和電視臺發射天線等。
隨著對電磁場(EMF)暴露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擔憂的增加,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設立了國際電磁輻射(EMF)項目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由于對電磁輻射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的不同理解,不同國家所制定的電磁輻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俄羅斯、中國、意大利、比利時等國家在制定標準時考慮了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神經效應方面的影響,標準限值較嚴厲,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在制定標準時采用了國際非電離協會(ICNIRP)的推薦標準,沒有考慮電磁輻射對人體的神經效應方面的影響,而只是考慮已有明確研究結果的熱效應,標準限值較寬松,將來仍然有進一步提高標準限值的可能。
二、電磁輻射(EMF)的環境影響
1.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影響主要有兩方面:軀體熱效應和神經效應。根據頻率的不同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低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以神經效應為主,高頻電磁輻射對體的影響以熱效應為主。
在這方面醫學上有很多研究,我就不多舉例了,就說一點:手機使用時間長了以后,頭面部會發熱。
低頻電磁輻射強度對人體的神經效應由于缺乏足夠的實驗支持和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因此在國際標準(歐洲EN)制定時沒有考慮該因素,但對標準限值的修改留出了修改的余地。
補充一點:EMF不是EMC。EMF是為了保證人身安全目的,是研究電子產品發射出的電場、磁場噪聲對人身的影響。EMC是為了保證電子產品的正常工作目的,是研究電子產品發射出的噪聲對其他電子產品的影響,或者不受其他電子產品的影響
測試方法
測試用以證明交付的電器產品是以額定的電壓、額定的頻率,并可進行正常的使用。在該標準的測試中,測量距離為50厘米,產品將被連接到一個特定的、有很高容量的用完的蓄電池上,將從安裝在被測產品周圍的三個方向上的磁場感應器上采集數據,處理后與標準的限值進行比較。
產品范圍
- 家用電器及相類似的電器產品
- 非特定家庭用的電器產品,例如:商用電器、輕工業或農場用電器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