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插柳養蠶不受蠶場地域限制,房前屋后,荒山荒坡,沼澤河岸都可插柳,不必破壞公益林來擴建蠶場,并能解決大量土地撂荒問題,有益生態資源保護、同時兼具綠化功能,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蒿柳適應性很強,能在大多數地區生長,有空缺的地方,稍加補栽,即可生產出大量柳條,既省工又省力。
3、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收益。4月扦插蒿柳,7月開始放蠶,8月摘繭銷售。正常的秋柞蠶放養要9月下旬開始摘繭銷售,時間提早了一個月。而8月下旬提早上市的蠶繭價格高于9月下旬上市的蠶繭。
4、有柞樹的地方利用空閑土地栽植蒿柳做前期放養,沒有柞樹的地方全程放柳蠶,產出的蠶繭自然會有更多。
5、東北地區氣候寒冷,柞蠶很難一年放養兩季。而柳蠶的生長周期短,正好可以彌補柞蠶的不足。
6、柳樹的生長和擴繁力強,養蠶吃葉,剩下的枝梢每三年砍一次可以解決燒柴的問題,而不用進山大肆伐林。
7、種柳放蠶在夏秋兩季,正是農閑的時候,柳蠶放養容易,男女皆可操作,插柳養蠶都是利用空閑的土地和農閑的時間,增加了農民的額外收入,同時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
8、柳蠶的出絲量和柞蠶差不多,是桑蠶的兩倍,好繭抽絲制作服飾,薄繭制作保暖御寒衣物。
9、蠶絲出口可以增加,利國利民。
10、一代人插柳,造福幾代人,既省人工又盡地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