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樹種植及產業化開發
構樹又稱楮樹,屬桑科植物的落葉喬木是一種廣為人知的落葉喬木,各種類型的土壤幾乎都能生長,極少病蟲害,耐干冷,耐濕熱,根系發達,是保護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的一種優良樹種。一年栽植,多年收獲。構樹全身都能利用,樹皮纖維潔白、細長,是高檔的造紙和紡織原料,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木桿是生產紙張、纖維板的好原料;樹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是動物的優質飼料原料。采用高密度栽培技術,畝產韌皮纖維 200 公斤,木桿 1500 公斤,優質飼料樹葉 1500 公斤。
1、配合飼料
構樹葉蛋白質含量高達30%左右,氨基酸、維生素、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營養成份和營養平衡指標都優于市售的配合飼料。
2 、紙漿林與纖維板原料林
構樹是制造高級用紙(新聞紙、宣紙、造幣紙)的原料,構樹皮是一種長纖維的麻制品原料。構樹枝條還可加工成高密度建筑板材。各地均長期收購野生樹皮與枝條,對外出口,但人工構樹林尚未形成規模化。
3、天然功能保健飲料
可制成天然有機多功能保健飲料。此種天然野生果制成的多功能飲料被專家稱為第四代功能性飲料。目前上市的飲料還不具備與楮實相比的功能作用,也未見到將楮實進行工業化生產飲料的報道。
4、制藥
5、構樹可防治石漠化
易繁殖,種子自播和地下走根萌生新株的能力強,而且“越砍越發”,種一次苗,可多年受益;地上叢生植株形成良好的保護結構,抗風,減少風蝕和失土;對粉塵,煙塵和二氧化硫,氯等有毒體抗性強,吸滯粉塵能力,吸收二氧化硫和氯等有毒體的能力和作用均大于毛白楊,構樹栽培管理簡易粗放,早春季節樹齡大小均可移栽成活,省人,省水,成本低。 6、經濟效益分析
當年栽培,當年收割,一次種植,十五年獲益的高產高附加值的優良經濟作物。在北京以南地區,3月以后栽苗,到10月以后,樹高2.5-3米,胸徑3.5-4.5厘米。平均*一年畝產干樹葉800-1000公斤,構樹干900-1200公斤,構樹皮180-220公斤。第二年根系發達,產量至少再增加25%-35%。
產品社會需求量永無休止,只有供需價格的變化,目前國內市場價格考察結果如下:
烘干構樹葉在廣東陽江 ,廣西南寧,湖北襄樊,山東濟陽去年在當地收購價為 900-1200元/噸 ;
構樹干削成片各省的小型紙漿廠均收購 600-800元/噸;
構樹皮價格*高,在山東收購價10000-18000元/噸。
按上述產量與價格并經過山東,河南種植基地采集的實踐數字,結論以保守的平均畝產量*一年為:
干樹葉:800公斤x 0.6 元=480元,構樹干1000公斤x0.6元=600元,構樹皮180公斤x 10元=1800,三項合計2880元。
第二年產量最少提高25%,畝產值為2880x25%=3600元。
保守的產量乘以*低收購價,畝產值達到3600元還有潛力可挖。采用自己生產的發酵構樹飼料,自產發展養殖業,這也將消費大量“發酵母料”,每頭豬家庭飼養約需20公斤“發酵母料”發酵制作構樹飼料,約需成本只100元,即可節約500斤糧食或400斤農副產品,這就為公司的該產品創造了很大的市場空間。
*一年投資購買種植苗(每畝550株x2.00元/株,當年回本,獲毛利1670元,第二年以后每年獲毛利3600元,這就是目前中國大眾型的高產經濟農林作物。
7、技術轉讓及合作方式
(1).技術轉讓內容
構樹的人工培育和種植方法及生長營養液技術,構樹飼料廠的廠房設備布局,設備選型(供參考),生物工程技術所需菌種以及制種技術,飼料加工配方及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檢驗技術。
(2).合作方式
縣(縣級市)/地(地級市)/地市(一至三個地市)/省(直轄市)只轉讓一家。
技術入門費加股份。
(3)招商引資
建議模式:構樹→ 種植(種苗繁育)→ 飼料加工→ 畜禽養殖→ 肉食品加工→ 銷售(連鎖)。
由于此項目產業鏈長,資金鏈長;我們可協助編寫可行性報告,在發改委立項,爭取國家支持和專項資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