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在典型的煤粉型鍋爐給煤系統中,給煤機通常安裝在煤倉下方用來將煤炭按照一定的流量連續輸送到磨煤機里。給煤機和煤倉通過進口煤溜槽相連接,煤炭直接壓在給煤機的進口皮帶上。系統運行時皮帶上的煤炭通過稱重區域,安裝在稱重橋架下方的兩只高精度應變式稱重傳感器實時檢測煤炭的瞬時重量。
安裝在尾部滾筒上的數字式速度傳感器對皮帶速度進行連續測量,速度傳感器安裝在尾部滾筒上以保證皮帶速度的精確測量,防止由于皮帶打滑造成的速度不準確。
速度信號和重量信號通過賽摩給煤機控制器的計算可以得到給煤的瞬時流量和累計量。控制器將流量信號與燃燒控制室期望的流量信號進行比較,通過PID調節輸出控制信號給變頻器以動態調節皮帶速度,從而保證給磨煤機的連續、均勻、定量給煤。煤炭經過給煤機后通過出口溜槽進入磨煤機。
主要特征
給煤機堅固的封閉外殼采用耐壓結構設計,密封嚴密可防止漏風和煤粉外漏,并能經得住0.35Mpa的壓力
所有出軸點采用盤根密封,滿足設備承壓要求
前后檢修門采用卡槽式結構,檢查窗采用盲孔結構連接,有效提高密封效果
設有密封風接口,采用多點式出風結構,提高密封效果,有效隔離熱風
給煤機為平托輥結構,皮帶采用環形無接頭裙邊阻燃膠帶,裙邊高度為40mm
主動滾筒表面具有人字型橡膠層,驅動力強,防止皮帶跑偏
從動滾筒采用腰鼓形以及自清潔結構,能有效防止膠帶跑偏和粘煤現象
尾部滾筒采用螺旋式張緊結構,機體外就能進行調節
回程皮帶裝有重力式自動糾偏裝置,確保皮帶正常運行不跑偏
主、從動滾筒支承采用帶座軸承,潤滑均在殼體外部
托輥直徑89mm,鋼面圓柱形,相對于托輥軸的徑向跳動較小,有利于計量
給煤機設有自動糾偏裝置,自行校正皮帶跑偏
給煤機皮帶外清掃采用重錘刮板式
給煤機底部采用鏈式刮板輸送機對飛灰進行清掃
給煤機兩端設有方便的檢修端門,帶有觀察窗
給煤機機體上設有多個照明燈,燈泡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可方便的進行更換
進口部分設有滑動調節式整形門,保證料流均勻
計量裝置采用賽摩F30B雙傳感器結構稱重橋架,有效補償偏載造成的誤差 掛碼校驗裝置,可在機體進行校驗
速度傳感器采用尾部安裝,減少因皮帶打滑造成的誤差,增加速度傳感器的可靠性
賽摩給煤機控制器采用32位CP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