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漢養豬法豬舍如何管理?發酵床養豬的好處,em益生菌除臭效果
一)、建筑設計
1、豬舍
豬舍一般寬4~6米,長8~20米,立柱高1.8~2米,頂高3米左右。座北朝南,屋頂要做好保溫隔熱設計,以利冬季保溫及夏季隔熱,房頂設有可自由開閉的窗子,陽光可照射整個豬床面積三分之一,南北墻可設大窗或使用卷簾,并且從太陽升起至太陽落下,可照射整個豬床的每個角落,這樣可使豬舍內部的微生物可適宜地生長繁殖。
如果用溫室大棚模式,養豬大棚跨度一般為4~5米,長度為20~25米,四周圍欄高1.0~1.2米,支撐大棚可用空心磚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2.7~3.0米。材料可選用鋼筋、水泥等材料,頂部覆蓋塑料薄膜、編織布、草簾等。大棚四周不設圍墻,夏天等于是個涼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為一個暖圈,冬暖夏涼,為豬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豬圈
通常每間豬圈凈面積約25平方米,可飼養肉豬15~20頭。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向地面以下深挖50~90厘米。
三)、發酵舍懶漢養豬法管理
1、發酵舍管理
豬舍中的鋸屑變少時,適當補充缺少部分,并同時補充懶漢養豬法 專用菌種糞便秸稈發酵劑。為利于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當糞、尿成堆時挖坑埋上即可。地面濕度必須控制在60%,應經常檢查,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口,利用空氣調節溫度。另外,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充分分解。另外,地面不能太干燥,就是既要保持很松散,但是又不能有揚灰,不能有灰塵揚起來,否則豬容易得呼吸道病。在特別濕的地方加入適量新的鋸末屑、稻谷殼粉,鋸末屑、稻谷殼粉各50%。用叉子或便攜式犁耕機把比較結實的墊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處弄平,豬全部出欄后,*好墊料放置干燥2-3日;將墊料從底部反復翻弄均勻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發酵床菌種混合物,重新堆積發酵,間隔24小時后即可再次進豬飼養。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
2、飼養管理
發酵舍養豬飼養管理,與傳統養豬模式沒特殊的地方。
1)與傳統養豬一樣,首先要打好疫苗,控制疾病的發生;
2)進入發酵舍前必須做好驅蟲工作;
3)進入發酵舍豬大小必須較為均衡,健康;
4)保持適當的密度:養豬的頭數過多,發酵床的發酵效果就會降低。一般7-30kg的豬0.8-1.2平方米/頭,30-100kg的豬1.2 -1.5 平方米/頭 ;
5)使用發酵床菌種之二營養搭檔伴侶厭氧發酵的生物飼料;
6)注意通風管理,帶走發酵舍中的水份,天氣悶熱時,開啟風機強制通風,以達到防暑降溫目的;
7)日常檢查豬群生長情況,把豬太小的豬挑出來,單獨飼養。
3、發酵床墊料養護的注意事項
1)通風:室內應保證良好通風。
2)通透性管理:應將墊料經常翻動,翻動深度25cm左右,通常可以結合疏糞或補水將墊料翻勻。
3)墊料補充:通常墊料減少量達到10%后就要及時補充,補充的新料要與發酵床上的表層墊料混合均勻,并調節好水分。
4)濕度控制:墊料合適的水分含量通常為45~60%,應經常檢查,如水分過多應打開通風口,利用空氣調節溫度。床面不能太干燥,常規補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濕噴霧補水,也可結合補菌時補水。
5)喂料:為利于豬拱翻地面,豬的飼料喂量應控制在正常量的80-90%。可定時定量,亦可自由采食。
6)溫度控制:夏季翻撬頻次降低(7-15天一次),冬季頻次增加(5-7天一次)。夏季如室溫過高,可采取強制通風、水簾降溫、噴霧降溫等措施。
7)發酵條件:發酵條件(發酵床專用菌、通透性、營養物、濕度、酸堿度等)*優處者先發酵而且快發酵,發酵條件劣者后發酵而且慢發酵。
8)消毒:利用發酵床養豬,豬只本身很少得病,連感冒的機會都很少。但當遇到局部、地區性、或全國性的大的疫病流行,或整個豬場需全面消毒處理時,則仍可進行正常消毒,正常消毒幾乎不影響發酵床的工作。消毒液只是對表層部分的功能微生物有點影響,不會對整個發酵床數以億萬計的功能微生物造成什么威脅。
9)防疫:應用發酵床養豬技術,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減少,特別是規模化養豬場尤為重要,但抗生素等藥品的用量可逐步減少,減少量一般可達到50%以上,規模化豬場全部采用該項技術,正常運行半年以后,藥品使用量還會銳減。
河南神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造一流的服務企業。為廣大養豬的朋友投提供一套完整的懶漢養豬技術方案。豬場的規劃--豬舍的建造---發酵床的制作---發酵床的維護---科學飼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