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紅外線理論
(一) 談談遠紅外線:
美好的陽光給人類帶來生命的希望,人類以及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物體均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才有可能生存、繁衍。可是,您知道嗎?陽光中的大部分能量并不在那絢目的七色光中,而是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中。這種光的波長要比紅色光長,光譜上在紅光之外,故被稱為紅外線。而紅外線中只有一種波長范圍在5.6~15微米的遠紅外線,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這是因為人——作為一個由水分、蛋白質、無機鹽等多種成份構成的整體,其構成物質的特性決定它只能與這一特定的遠紅外線發生共振吸收;而且,此遠紅外線較之其它波段的光來說,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穿透性,可深達皮下組織,從而直接活化體內組織細胞,產生較明顯的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組織再生能力,從而有利于人體健康。
(二) 遠紅外線的生物效應
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當紅外照到皮膚上時,無疑要受到皮膚的反射。反射率平均為0.34。就是說,有34%的紅外被皮膚反射掉了,剩下的部分進入皮膚。人體是否對紅外都能吸收呢?這主要取決于紅外的波長和皮膚的狀態。人們都知道,人體皮膚的含水量達到70%。水是紅外的良好吸收體,因此可以這樣說,人體對紅外的吸收近似于水。人體的體表溫度大致在31―33℃左右,根據維恩位移定律,人體皮膚表面的峰值波長在9—10微米左右。根據匹配吸收理論,遠紅外線的波長和人體皮膚的波長相匹配,恰好形成共振吸收,因此,人體皮膚是遠紅外的良好吸收體。紅外線對人體中的穿透深度,是指進入人體的紅外線,當強度下降到起始強度的50%時的深度。遠紅外線的絕大部分能量均被淺層皮膚吸收的熱量,可以通過介質傳導和血液循環,使這部分熱能傳到深部組織和更遠的地方,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紅外為什么能夠治病?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從生命物質與紅外線的關系談起。
二、生命物質與紅外輻射的關
(1)、合成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的原料三磷酸腺苷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鍵所釋放的量子能量為42—50千焦耳(0.44eV),恰好與2—3微米紅外的光子能量相當。
(2)、占人體重量60%—70%的體液中的水分子的氫鍵鍵能,相當于2—7微米的紅外光子的能量。而氫鍵在生命物質中至關重要,它對于生命物質結構和性能的穩定,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3)、人體細胞生長繁殖是以脫氧核糖核酸即DNA的合成、復制為基礎的。而作為生物大分子的DNA是雙螺旋結構,其中含有大量氫鍵。DNA的分解或合成由其氫鍵的斷裂或結合所引起,而此兩種氫鍵能約為0.48eV和0.28eV,相應波長分別為26微米和44微米,相應的光子能量也正好處在紅外光譜范圍內。
(4)、蛋白質酶等生物大分子中含氫化學鍵的伸縮振動的光譜吸收峰也在25微米紅外區。
(5)、遺傳物質DNA分子中的激發態的能量也處于紅外波段。2—3微米的紅外光子容易產生頻率相同而方式多樣的激發。這種激發有利于DNA進行復雜靈活、精確而又諧調的能量轉移,在遺傳信息的儲存和傳遞,分子特異性的表達中發揮重要作用。
(6)、人體組織中的O——H鍵伸展,C——H鍵伸展,C-C、C=C、C-O、C=O、鍵及H2O鍵彎曲的振動,上述這些生物鍵的對應的諧振波長長大部分落在3—6微米波段。相應的紅外輻射可以有選擇地激活單個的分子組織。并引起極復雜的變化過程。總之,紅外對人體生命活動過程起著特殊的作用,能給人體生命活動補充特殊的能量,人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紅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