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QQ1808291406
瓦,即具有圓弧的陶片,用于覆蓋屋頂;所謂“當”,據解釋:“當,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瓦當是瓦的頭端,在實用上,既便于屋頂漏水,起著保護檐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觀。*初的瓦當是半圓形的,稱半規瓦,秦代的瓦當由半圓發展為全圓形。而漢代,則流行用圓瓦當。漢代瓦當的制作較戰國時期更為興盛。著名的宮室建筑,大多有燒制磚瓦的陶窯,進行專門設計和生產。瓦當圖案的題材多種多樣,基本以祥瑞紋樣為主,有動物,卷云和文字紋等幾種。
圖中展示的是新莽時期的“四神瓦當”。四神紋瓦當在漢代極為流行,它包括四種動物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由這幾種動物組合成的一組圖案,又稱“四靈紋”。
四神紋在漢代應用極為廣泛,銅鏡、漆器、石刻、磚瓦等各種工藝品的裝飾上都時有出現。漢代將四神視作與避邪求福有關,它又表示季節和方位。青龍的方位是東,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龜賦》記曰:“嘉四靈之建德,各潛位于一方,蒼龍虬于東岳,白虎嘯于西崗,玄武集于寒門,朱雀棲于南方”。就是對四神的描寫。這四種動物中,玄武比較奇異,它是龜和蛇的合體。“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有人解釋,這與古代圖騰信仰有關,是氏族外婚制的反映。
在瓦當形制方面,漢代瓦當的特點是中央有大圓柱,旁輪寬而齊整。早期制作分三道工序:先造瓦心,后造旁輪,*后上瓦當。西漢中期以后,瓦心與瓦輪不再分兩次制作,而是一次做成,制作過程得到了簡化。這些模印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瓦當,大氣磅礴,儀態生動,是新莽時期的代表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