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鵝是國內外*大的肉用型鵝種之一。該鵝耐粗飼,食量大,生長快。一般70日齡時體重可達5~7公斤;公鵝體重12~17公斤,母鵝體重3~9公斤;開產日齡210~240天,年產蛋25~35枚,蛋重200克左右。獅頭鵝抗病力強,耐粗飼,適于小規模和規模飼養,是目前農民致富的好項目。下面將獅頭鵝的全期飼養管理介紹如下,供農民朋友參考。
一、雛鵝的選擇
選擇雛鵝時要選擇出殼健壯,卵黃和臍帶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穩,毛色光亮,活潑,眼大有神,反應敏感,叫聲有力,用手握住頸部向上提時,雙腳迅速收縮的雛鵝。腹部較大、血臍、瞎眼等弱雛要篩除。
二、雛鵝的飼養管理
1.潮口與開食。雛鵝一般以出殼后24~36小時開食為宜,開食前飲水稱為"潮口"。飲用的潮口水要清潔衛生,并加入0.1%高錳酸鉀,以預防腸道疾病。潮口后即可喂料,*一次喂料稱為"開食"。一般是把小米蒸八分熟,并搭配適量切成細絲的青菜葉或嫩草葉,撒在塑料布上引誘雛鵝啄食,不可撒在報紙上,以防鉛中毒。待2~3天后可用同樣的方法調教,這樣經過幾次后,鵝就會自動吃食。鵝開食前3天,主要以飼喂米飯為主,以后逐漸摻進配合飼料,1周后飼喂全價配合飼料。其配方為:玉米粉48%,豆粕20%,糠麩12%,碎米10%,干草粉3%,魚粉5%,骨貝粉0.2%,食鹽0.3%,微量元素0.25%,多維素0.5%,砂粒0.75%。育雛前10天精料與青料比例為1∶2;10天后精料與青料比例為1∶4。出殼1~3天喂4~5次,夜間喂2次;5~10天的雛鵝,消化能力逐漸增強,可增喂次數,每日喂6次,夜間喂2次,每次喂八分飽,以后隨日齡增長和放牧條件可適當調整精料與青料比例和喂食次數。
2.育雛溫度。雛鵝最適宜生長溫度,1~5日齡為26~28℃,6~10日齡為23~25℃,11~15日齡為 21~23℃,16~20日齡為19~21℃,22日齡以后為18℃。
3.飼養密度。1~5日齡25只/平方米,6~10日齡20只/平方米,11~15日齡15只/平方米,16~20日齡12只/平方米,21日齡8~10只/平方米,22日齡以上8只/平方米。
三、成年鵝的飼養管理
1.放牧與補料。成年鵝生長發育快,食欲旺盛,適應性強,耐粗飼,以喂青飼料或放牧為主;依放牧地或青飼料條件,適當補喂混合飼料,飼料配方可參考雛鵝配方靈活凋整應用。每只成鵝每日約采青料2~2.5公斤,依培育種鵝與育肥鵝酌情補喂混合精料300~400克,30~50日齡的鵝每晝夜喂4~6次,51~80日齡每晝夜喂3~4次。
2.放牧與分群。大鵝應以40~60只為一群。將鵝群趕到牧地時應在途中慢慢行走,不可聚集成堆或在烈日下暴曬或雨淋。
3.放水與運動。全舍飼鵝群,每日要適當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如有水條件,每日可放水1~2次。
4.搞好衛生和消毒。平時做好食飲用具清洗消毒,保持舍內干燥清潔衛生。
四、防治疾病
1.小鵝瘟:該病多發生于5~20日齡的雛鵝。預防小鵝瘟町在雛鵝開食前皮下注射小鵝瘟血清0.5毫升/只;治療可用小鵝瘟血清0.8毫升/只注射。
2.白痢病:全期均可發生。可用0.2~0.04%痢特粉拌飼料連喂5~7天。平時預防可在飼料中添加0.3%的土霉素粉,連用2天,每日一次。同時堅持用2~5%高錳酸鉀或0.2%火堿對鵝舍與環境進行定期消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