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憑借著與生俱來的優勢:超薄的厚度、無輻射、無閃爍,迅速成為顯示器市場的熱點,在大屏幕市場中占據了相當的市場份額。通過介紹LCD本身的技術特點及分析LCD在技術和成本上近期取得的突破,希望讓廣大用戶能對LCD液晶顯示墻有一定的了解,在選購大屏幕LCD顯示墻時緊貼需求、降低成本。
液晶顯示墻的成像方式決定了它具備:完全直角,不存在CRT顯示器中所謂的幾何失真的現象、不需要CRT顯示器中復雜的電子槍結構,體積可以做的很小、電耗非常低、零輻射及不閃爍等優點。這些優點使得LCD在*快的時間里得到普及,而這些優點也都是所有專業領域中的用戶希望利用上的,不過在某些技術指標上,LCD顯示器遜于CRT顯示器的,例如響應時間、色彩豐富程度,這些缺點又使得專業用戶在LCD和CRT顯示器之間難以做出選擇。下面我們不妨將 LCD顯示器在幾個主要的顯示器性能指標上與CRT顯示器進行對比,看看到底哪些差異使得專業用戶在LCD顯示器的選擇上產生了猶豫。
響應時間
對于這個指標,可以理解為對輸入圖像信號的反應速度。就是在面板的同一點上面,從黑變成白色和從白變成黑色的時間總和。如果指標過長,則在快速進行圖像切換或進行視頻播放時會產生“拖影”的現象,影響使用。對于CRT顯示器,響應時間一般在1ms左右,而對于LCD顯示器來講,早期的LCD在80ms 左右,響應時間過長是LCD使用中*令人頭疼的問題。不過這一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現在*新的LCD的響應速度在25ms左右,雖然與CRT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在觀看DVD時,需要每秒鐘顯示33幀畫面,即響應時間小于30ms即可(30ms=1000/33)。而對于玩動作游戲來講,如要求很高的 QUAKEIII,如果要做到完全無“拖影”,畫面顯示速度應在每秒60幀以上,即響應時間小于16.6ms即可(16.6ms=1000/60)。目前市場上一線顯示器廠商LG、三星、萊視維和凱博泰奇都推出了響應時間為16ms的LCD顯示器產品,但是對于大多數主要應用為上網、辦公、數據處理和欣賞影像資料的用戶來說,25ms響應時間的LCD產品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因此,目前主要的顯示器廠商都同時向用戶提供支持16ms響應時間的LCD產品和支持 25ms響應時間的LCD產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