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士圖爾酒是非常獨特的,它有著某種陽剛而優雅,富有力量的個性,然而卻不失雅致或溫柔。單寧濃密,結構佳,味道集中而優雅,有豐富的層次感著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濃烈的結構以及強勁的果香,愛士圖爾酒發展得很緩慢,需要很長一段時間(10-30年)才能夠達到完全的成熟,從而達到了品質與復雜酒香的完美融合。產品介紹愛士圖爾莊園(Chateau Cos D'Estournel)是圣愛斯泰夫的酒王。自1855年以來,它被多數人認為是二級酒莊中最出色的莊園之一。
酒堡/生產者:愛士圖爾莊園
葡萄品種:赤霞珠60% 美樂40%
年份:2000
酒精度數:13%Vol
產地方位:法國
*佳享用期:陳年。*佳飲用溫度:飲用前2小時開瓶,溫度*好在15℃–20℃。
搭配美食:適合與各種美食搭配。
建議貯藏條件:12~18℃恒溫,相對濕度60~70%,避光,防震,無異味。
城堡介紹愛士圖爾莊園的歷史
愛士圖爾莊園(Chateau Cos D’Estournel)位于波爾多左岸名村圣愛斯泰夫村(St. Estephe)的邊緣,與鄰村波亞克村(Pauillac)的一級名莊拉菲莊相連接。與其他的波爾多*名莊相比,它的歷史不算太長。愛士圖爾是由一名叫Louis-Gaspard d’Estournel的葡萄酒癡愛者建立于十九世紀初。此君不算十分富有,但對擁有自己的酒莊和釀酒卻有無限的熱情。他非常仰慕拉菲莊的成功,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和論證,他終于選購了拉菲莊旁屬于圣愛斯泰夫村的一塊十四公頃的園地開始發展他的莊園大計。該園位于一個面向東、南、西的小石頭坡上。Cos就是法文里小石丘之意,主人在自己的姓氏d’Estournel前加上了Cos,此乃莊園名稱的來源。
釀造好酒需要大量的前期資金投入,回報則遙遙無期。D’Estournel終難支撐下去,但又不想草草釀酒出售以平收支,所以他于1811年將莊園暫出售給一位巴黎的政府公職人員,但注明五年后他有權贖回莊園。通過十年的努力,他在其他能獲快利的生意上掙夠了贖回莊園的錢,在1821年重獲莊園。
重獲莊園后,他又將旁邊的一些小酒莊和土地購并,把愛士圖爾拓充為六十五公頃。同時他深信莊園一定要有一座特別的莊園城堡才能增加酒的魅力,便于產品的長期推廣。當時西方藝術界普遍崇拜東方藝術,D’Estournel本人又有不少中東和亞洲的來往(他參與阿拉伯國家買馬回來歐洲配種和售賣的生意),從而對東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他決定以《一千零一夜》所構想的建筑風格為方向,建造以中國古鐘樓,印度大象,蘇丹木雕門,鐘乳石筍以及西方建筑精華集合在一起的酒莊城堡。結果愛士圖爾的城堡果真成了波爾多的游客最喜歡的拍照景點之一。
憑著他對釀酒的熱情和認真造酒的態度,酒的品質逐年增長,這個在當時還算是年青的莊園聲譽也更為人知。因為D’Estournel本人從事中東與歐洲之間馬匹倒賣的生意,他總是空車去,但滿載而回。所以他想可不可以試試運一些酒去賣,然后再買馬回來。想法倒是很商業,但中東是穆斯林社會,酒當然賣不出,只能無功而返。回到法國后,人們驚奇地發現經過長途運輸,并且受到當地炎熱氣候的影響,愛士圖爾變得更成熟,更好喝。從此,愛士圖爾又得了“堅強酒性”的美譽,一時傳遍了波爾多,他的聲譽更上一層樓。
可惜D’Estournel并不是資金雄厚的大資本家,加上釀酒藝術天分要比生意天份高出太多。他在莊園投入太大,財務管理失調,以至債臺高筑。終于被迫在1852年以一百一十二萬五千法郎出售愛士圖爾給英國投資商Martyn。此價格比次年出售的木桐莊園(Mouton Rothschild)一百一十二萬法郎還高出一點。D’Estournel壯志未酬,未能親眼目睹自己傾盡了一生財力,費盡了心血和汗水的愛士圖爾,在1855年梅多克評級中取得佳績,就于1853年帶著憂郁的心情離開了人世。
Martyn購下莊園后,由于他本人并非釀酒人,但卻是非常精明的生意人。他把愛士圖爾委托修道院奧比良(La Mission Haut - Brion)的老板Jerome Chiapella幫他全權管理和釀酒,致使愛士圖爾的酒質有增無減。Martyn之后酒莊出現過幾個主人,至1917年波爾多著名的大酒商Fernand Ginestet買下愛士圖爾,目前已傳至其外曾孫Bruno手中。愛士圖爾是圣愛斯泰夫的酒王,是最接近一級名莊的超二級酒(Super 2)。而在Robert Parker的評級中它已經是一級莊了,莊園的現任莊主是米歇爾•雷比爾Michel Reybie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