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獲得鵝群成活率高、生長發育正常、產品品質好、投入產出比合理、經濟效益高等理想效果,須認真解決好品種、草料營養、安全、適時養鵝和賣鵝等這些綜合要素。 選養優良品種鵝品種是決定效益的內因,好種出好苗,好苗結好果,好果才有好效益。通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農戶適宜飼養中型四川白鵝、揚州鵝等良種鵝。這些良種鵝體形大,前期生長快,飼養周期短,產蛋較多,羽絨量多質優,飼養成本低,能夠獲得較好的效益。規模養鵝不宜飼養所謂“四季鵝”,從市場角度分析,不宜養褐色、灰色等有色的鵝種,如雁鵝等;沒有成功實施產業化工程的地方,不宜養萊茵鵝、朗德鵝;沒有鵝肥肝生產銷售任務的地方不要養朗德鵝,更不能養所謂的進口雁鵝。 這里應該指出的是,近年來一些地方購進了萊茵鵝、朗德鵝作為種用繁育推廣或利用公鵝雜交地方鵝種,甚至搞雜交育種,引起鵝群繁育混亂,后果堪憂。當前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是引養這類鵝種的養戶(場),首先要摸清其來源及底細之后,再作決策,絕對不能用買回商品代自群繁殖的小鵝作種用,否則既害己又害人。 種植牧草和全營養養鵝鵝是以吃草為主的水禽,它能充分消化吸收優質青粗飼料中的營養物質,轉化為優質的鵝產品供人們食用。用70%左右的優質牧草加30%左右營養全面的配合精飼料喂鵝,不僅使其生長發育快,健壯少病,而且肉毛同步快長,肉質優良,可節省大量精飼料,降低飼養成本。根據國家的“糧——經——飼”三元結構調整政策,應該因地制宜,適當種植鵝愛吃的一年生多花黑麥草、冬牧70黑麥草、苦荬菜、籽粒莧、墨西哥玉米等和多年生的菊苣、紫花苜蓿、聚合草、白三葉等優質牧草。以每667平方米優質牧草養80只鵝計算,一般連續飼養3—4批肉仔鵝,其產值是糧食作物的1—3倍。用優質牧草養鵝,其產品屬綠色食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既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更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真是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安全生產這里所說的安全生產就是實施科學養鵝和生物安全措施,讓鵝群健康成長,減少鵝群病傷死亡,提高成活率,少用藥,不用藥,獲得優質鵝產品。在規模養鵝過程中,若因為環境條件差,飼養管理不科學,清潔、衛生、防疫、消毒、隔離工作不到位,使鵝群機體抗病力下降,感染疾病,即可引起病傷死亡,造成重大損失。從大量實踐中發現,造成鵝群病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小鵝瘟、鵝副粘病毒病、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雛鵝感冒、雛鵝脫水、雛鵝水中毒、雛鵝有害氣體中毒、飼料中毒、藥物中毒、低溫環境中造成的擠壓、寄生蟲病、熱射病、日射病等。因此,應該徹底糾正那種認為鵝的抗病力強,粗放飼養管理也不會鬧病的錯誤觀念。在開始養鵝之前必須先學習一些關于科學養鵝的知識,盡力給鵝群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并按照科學養鵝規程,進行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滅病工作,特別是小鵝瘟、鵝副粘病毒病、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 禽流感 等危害嚴重的疫病,一定要因地制宜,擬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行,以確保鵝群安全和正常生長發育,充分發揮鵝的生產潛能,從而獲得高效。 適時養鵝和賣鵝我國已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一切生產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實施以銷定產策略。由于歷史和社會原因,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時期,我國的鵝產品市場雖然空間很大,但市場運營尚不規范,產銷和季節性價格的差別現象會存在較長時間。特別是我國當前仍以傳統養鵝方式為主,順應自然氣候,靠天養鵝的情況普遍存在,鵝產品市場短期內難以出現產銷平衡。一般情況下,活鵝銷售市場可分為7—9月份為低價期,10—12月份為中價期,1—4月為高價期三個階段,不同價期的價格差別較大,其效益也差異明顯,所以,現在養鵝應該是養反季節鵝,即每年的9月下旬開始養鵝到來年4月底連續養3—4批肉仔鵝,出欄時正值活鵝的高價期,效益高。所以養鵝要緊跟市場。肉鵝也要適時銷售,例如,1只中型鵝70—80日齡,重達4千克左右,羽毛長成,就應及時出欄,若延長飼養期,耗料不少,增重卻很少,導致微利或虧損。若想等待高價期再賣,在延長養期中,*好及時進行一兩次活體拔毛,以彌補損失。 優良種鵝應該利用3—4年再淘汰上市,因為種鵝*一年產蛋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