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建筑
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又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筑,布置合理,全園俱活,不得體則感到凌亂,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有極為精辟的論述:“……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筠茂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在山頂、水涯、湖心、松蔭、竹叢、花間都是布置園林建筑的合適地點,在這些地方筑亭,一般都能構成園林空間中美好的景觀藝術效果。 也有在橋上筑亭的,如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北京頤和園中西堤上的橋亭等,亭橋結合構成園林空間中的美好景觀藝術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園景更富詩情畫意,如揚州的五亭橋還成為揚州的標志。 亭子以其美麗多姿的輪廓與周圍景物構成園林中美好的畫面。如建造于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絲飛翠小島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選址極為恰當,四面臨水,花樹掩映,襯托著飛檐翹角的黃色琉璃瓦屋頂,這種色彩上的對比顯得更加突出。島與建筑結合自然,湖心亭與“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島如同神話中海上三座仙山一樣鼎立湖心。而在湖心亭上又有歷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國,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寫景寫情的楹聯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而人于亭內眺望全湖時,山光水色,著實迷人。 在賞月勝地“三潭印月”,亭子成為構成這一景區的重要建筑。從“小瀛洲”登岸,迎面來的主要景觀建筑便是先賢祠和一座小巧玲瓏的三角亭,以及與三角亭遙相呼應的四角“百壽亭”,亭與橋既構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空間分割,又增加了空間景觀層次,成為不可缺少的景觀建筑,人于亭內居高臨下,可以縱情地遠望四面的湖光山色,近覽水面蓮荷,那紅的、白的、黃的花朵,盡情欣賞“水上仙子”的嬌容麗色。綠樹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的碑亭,都為構成三潭印月的園林景觀、空間藝術層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因有“不必言說,彼此意會”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這一景區的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