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種鴨蛋的孵化技術
在生產中,種鴨蛋的孵化受不同季節的影響,一般變化規律是:孵化率1月份較低,以后逐漸上升,5月份達*高峰,6月份逐漸下降,至7、8月份下降為*低,9月份以后回升,10月份出現第二次高峰,以后又逐漸下降。根據這一變化規律,結合我場櫻桃谷肉用種鴨的飼養和種蛋的孵化實踐,就夏季種鴨蛋的孵化淺析如下。
一、種蛋管理
1.及時撿蛋種鴨的產蛋時間在凌晨2:00~5:00,種蛋產出后,受夏季高溫和蚊蠅的影響,附著在蛋殼上的細菌迅速繁殖,通過蛋殼氣孔進入蛋內影響孵化率。因此,夏季應增加撿蛋次數,撿蛋間隔不超過1小時,對撿好的種蛋切不可立即用稻草或谷殼等作鋪墊裝箱,應將撿好的種蛋放置在撿蛋箱中,放在陰涼處,蓋上一層紗布以防蚊蠅,有條件的可用電風扇對蛋殼表面降溫,在種蛋涼透后即可裝箱。對當天不能進入空調間保存的種蛋,可通過此電風扇降溫方法保存。
2.貯存溫度在夏季高溫環境中種蛋一定要貯存在空調的蛋庫中,種蛋保存的*適溫度為15℃,變動范圍在12~18℃。貯存溫度因貯存時間而隨時調節,一般采取變溫保存。試驗證實,如果種蛋貯存時間較長,實行變溫貯存比低溫貯存可提高孵化率4%~5%。貯存期0~3天,*佳溫度為17~18℃,4~7天為16~17℃,超過7天以12℃為宜。在蛋庫中要注意室內溫差,即靠近空調機的蛋架溫度偏低,離空調機遠的蛋架溫度偏高,可在蛋庫中用吊扇適當均衡蛋庫內的溫差。
3.貯存期在高溫環境下保存的種蛋應不超過3天,低溫貯存種蛋不應超過9天。在夏季種蛋孵化中,一般認為種蛋越新鮮越好。但實踐證明,產后1天內的種蛋并不能達到*好的孵化效果,這是因為經短期貯存或未經貯存的新鮮種蛋有較高的蛋白濃度及較低的蛋白氫離子濃度(pH值),種蛋的稠蛋白明顯阻礙了孵化期間氧的利用,不利于種蛋的孵化。適當貯存使蛋白經過某種生理變化,促使稠蛋白稀釋,便于孵化中蛋白液化,釋放重要的胚胎養分,有利于種蛋孵化。但是,隨著貯存時間的增加,蛋白pH值逐漸升高,種蛋失重增加,胎盤出現衰竭,導致孵化中死胚增加。另外,如果種蛋貯存期較長應注意翻蛋。
4.運蛋 種蛋在運輸中應避免烈日直射、防止雨淋和避免劇烈震動。
二、孵化操作
1.降低孵化室內溫度 孵化室的環境條件對孵化機能否維持適宜的孵化條件有很大的影響,孵化室的環境溫度一般要求保持在20~24℃。因此,夏季可采取室內灑水,使用水簾、空調、排風扇、吊扇等措施降低室內溫度。
2.種蛋入孵前的預熱夏季沒經低溫貯存的種蛋入孵前無需預熱,可直接入孵。而經過低溫貯存的種蛋入孵前應在20~25℃的環境中預熱4~5小時,其目的是使胚胎有一個逐漸蘇醒的過程,減少對胚胎的應激。與此同時,應注意除去因蛋庫內與外界由于溫差大、環境濕度偏高而在種蛋表面凝結的水珠,以防熏蒸消毒時對胚胎造成不良影響,提高孵化率。
3.孵化溫度夏季室溫偏高,孵化溫度一般要低0.2℃,夏季孵化前期溫度保持在37.8℃,中期37.3~37.5℃,后期36.5~37℃。夏季孵化中看胎施溫尤為重要。如果種蛋在貯存、運輸、孵化等過程中用溫不當,胚胎很容易受熱而提前發育,應根據《禽胚發育照蛋標準彩圖》的胚胎發育特征,及時做好溫度的適當調整。另外,夏季還應防止超溫,高溫可致蛋白變性而使胚胎死亡,孵化率下降。
4.通風 高溫季節孵化機內空氣越新鮮越有利于胚胎的發育,孵化率越高,但通風換氣量過大,又會影響孵化機內溫度。夏季孵化機內風扇的轉速以200轉/分為宜。
5.翻蛋 翻蛋可避免鴨胚胎與蛋殼粘連并使胚胎各部的受熱均勻,種鴨蛋的翻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左翻右翻50~55°為宜。夏季的翻蛋頻率應每小時翻蛋1次,更有利于種蛋的受熱均勻,有利于雛鴨的正常集中出殼。
6.涼蛋夏季種鴨蛋的孵化中涼蛋十分重要。種鴨蛋內脂肪含量高,當孵化至10天左右胚胎已開始利用脂肪,由于脂肪代謝釋放大量的熱量,易使蛋溫升高,故必須通過涼蛋及時排除過剩的熱量和供給足夠的新鮮空氣。夏季外界氣溫高,一方面涼蛋時間要提前,另一方面應加強每天噴水涼蛋。隨著氣溫的升高,孵化至5天就可適當通風涼蛋,在8~10天時要每天定時噴水涼蛋一次,一般從13~15天每天定時噴水涼蛋兩次,隨著胚齡的增加,每天噴水涼蛋的時間要適當增加,每次涼蛋要將蛋溫降至30℃左右。
7.適時撿雛 高溫季節應適時撿雛,雛鴨不可在機內停留時間過長,否則可導致雛鴨失重、脫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