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0372-187
單鐵口高爐儲鐵式出鐵溝:
技術簡介
目前我國容積1000m3以下的中小高爐,一般設計為單個出鐵口,正常的出鐵間隔為1小時左右。采用普通搗打料搗打鐵溝內襯,隨著生產節奏的加快,高爐出鐵次數、出鐵量不斷增加,傳統式的出鐵溝越來越顯露出不能適應生產需要的缺點,主要表現為:
1、壽命短,更換頻繁。因為搗打成型,一股只是溝底表面一層相對密實,而表層以下及溝幫部位都很疏松,不耐沖刷。
2、由于更換頻繁、時間長,嚴重影響高爐正點出鐵,造成高爐憋風,甚至懸料,嚴重影響高爐順行。
3、鐵溝料用量大,成本高。據統計一座450m3高爐,使用傳統搗打料,一年用量大約在600-700噸,而使用新興澆注料后,一年的用量約為300-400噸,每年可節約費用50萬元左右。
4、爐前勞動強度大,污染嚴重。由于壽命短,鐵溝使用幾天就需要重新搗打,有時需要一天一打,工人勞動強度很大。
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中小高爐鐵溝料的開發研制工作,尋求中小高爐長壽鐵溝的辦法。針對上述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公司與北京鋼鐵研究院金耐公司合作,借鑒容積在1000m3以上高爐出鐵溝的優點,開 發出適用于450m3級左右的中小高爐用儲鐵式出鐵溝及配套的鐵溝澆注料。
*一,傳統的出鐵溝,高爐放出的鐵水直接沖落在鐵溝料上,對鐵溝造成很大的沖刷破壞:而新型的儲鐵式出鐵溝,鐵溝內存有一定量鐵水,當出鐵時,高爐放出的鐵水沖刷在鐵溝內的鐵水上,保護了鐵溝免遭沖刷。第二,傳統的出鐵溝結構,出完鐵后主溝溝底不會留存鐵水,完全暴露在空氣中,急速冷卻再次出鐵時又急劇升溫,導致主溝急冷急熱而加速損壞;而新型的儲鐵出鐵溝,鐵溝內存有一定量鐵水,使鐵溝內的耐火材料所處溫度環境相對穩定,避免了急冷急熱導致的破壞。
新型儲鐵式出鐵溝的優點:
1、使用壽命長,通鐵量高:一般使用時間為3-4個月(通鐵量為13-17萬噸)。而傳統的搗打料一般使用5天左右。
鐵溝內存有部分鐵水,避免了出鐵時從鐵口沖出的鐵水對溝底落鐵點處的直接沖刷,保證主溝在出鐵間隙溫度不急劇降低,延長了使用壽命。
2、減少爐前材料消耗。
傳統的出鐵溝,每次出鐵后都需要清理鐵溝,重新鋪墊黃沙,覆蓋焦粉,而新型的儲鐵式出鐵溝,不用清溝,故不消耗黃沙與焦粉。
3、減少溝鐵損耗量。
傳統的出鐵溝,每次出鐵后清理鐵溝,溝內殘存的鐵和渣一起清走,造成損失,而新型儲鐵式出鐵溝,不存在溝鐵損失。
4、降低了爐前勞動強度,減少了污染,使爐前更加干凈整齊。
新型儲鐵式出鐵溝,出鐵后不用清理,且鐵溝3-4個月才需要澆注一次。同時爐前也不存在清理的溝鐵和黑渣,使爐前更加干凈。
5、保證生產,提高產量。
使用儲鐵式出鐵溝和新型鐵溝澆注料,減少了鐵溝的維修次數與時間,確保了高爐按時出鐵,避免了高爐因不能按時出鐵而導致的憋風、懸料,保證了高爐生產的穩定順行。為穩產高產提供了保證。
6、節約成本,降低費用。
按一座450m3高爐計算:
改造前:鐵溝料費用:700×3800=2660000元=266萬元
黃沙用量費用:100×12×45=54000元=5.4萬元
改造后:鐵溝料費用:350×5500=19250000=192.5萬元
出鐵溝改造后,每年可節省費用78萬元左右。
官方網站:www.zhenlongyejin.com
--ZhongQ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