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為中國宋代南方民間名窯之一,在今浙江省龍泉縣。已發(fā)現燒窯遺址數百處,以大窯、金村兩地窯址遺存最多,燒瓷質量最精。始燒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期以后窯業(yè)極盛,明中期后漸衰,清康熙后停燒。龍泉窯早期產品在器型、裝飾、釉色各方面與越窯、溫州窯、婺州窯相似,南宋中期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南宋晚期窯業(yè)大發(fā)展,對浙江、江西、福建境內的窯業(yè)產生影響,形成燒制龍泉風格的青瓷窯系,產品暢銷南北各地,并遠銷東亞及東非、阿拉伯諸國。
工藝特色
龍泉窯產品以民間生活日用青瓷為主。北宋青瓷胎色灰白,釉色艾綠,釉質薄勻晶瑩,多以刻花、篾點或篾劃裝飾技法,表現波浪、蕉葉、團花、纏枝花、流云、嬰戲等紋樣。還有塑貼紋飾。器類以碗、盤、壺等為主,也有少量的盆、 缽、 罐、瓶等。造型端莊,制作工整,器底旋削平滑。
編輯本段
歷史傳承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龍泉窯青釉刻花牡丹紋瓶,在勻稱的瓶體上,刻劃枝莖纏繞的牡丹花,以篾劃的細密線表現花筋葉脈,肩、頸部以覆蓮瓣紋作襯飾,整器上花紋滿布,層次分明,主題紋樣豐滿鮮明,是北宋龍泉青瓷的代表作。浙江武義北宋元豐六年(1083)墓出土的龍泉窯青釉五管瓶, 肩、 腹部作塑貼花邊裝飾,展現了北宋早期龍泉青瓷器型與裝飾特點。南宋中期的龍泉青瓷,釉色多淡青,釉質晶亮透明,多為刻花,篾紋漸少。青瓷器類新增多種式樣的爐、盆、渣斗等,器物底部厚重,圈足寬闊淺矮,造型淳樸穩(wěn)重。浙江松陽縣南宋慶元元年(1195)墓出土的青釉弦紋蓋瓶,胎厚色灰白,釉薄透體,細密的層層弦紋規(guī)整清晰,展現了南宋中期龍泉青瓷特點。 南宋晚期的龍泉青瓷, 胎色白,釉色青翠的梅子青釉或粉潤如玉的粉青釉,達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頂峰。此時期的器類更為豐富,有各式碗、盤、碟、盞、盆、壺、渣斗等日用品和文房用具硯滴、水注、筆筒、筆架、棋子與佛前供用的各式香爐,還有八仙塑像等等。突出的器物是,模仿古銅器和玉器造型的青瓷鬲、觚、觶、投壺、琮等古雅之品。早期的刻劃裝飾已消失,堆貼、浮雕裝飾大增。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南宋龍泉窯青釉蟠龍紋蓋瓶,在瓶的粗頸上環(huán)繞一條蟠龍,蓋頂塑貼鳥形鈕,小鳥翹尾、低首,似在垂視那神奇的龍,釉色青潤如美玉。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南宋龍泉窯青釉凸花葫蘆瓶,瓶體的上、下部位,分別凸起折枝花和纏枝花,一色的粉青釉遮蓋其上,襯出花枝的鮮嫩,展現了南宋龍泉青釉的美妙。在燒白胎青瓷的同時,龍泉窯還為南宋皇室燒造仿官窯的黑胎青瓷,在窯址遺存中有為數不多的黑胎青瓷殘品。
編輯本段
科學研究結果
征集范圍:
中國書畫:歷代著名畫家及名人繪畫精品,嶺南名人書畫及當代書畫精品;
中國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為主,宋瓷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現代玉器,要求玉質佳、雕工巧、皮色好為佳。
雜項精品:歷代文房用品、紫砂、印章、象牙、雕品、硯臺等
.為方便廣大藏友,我公司特地為您提供照片鑒定的服務,為您的收藏或交易提供初步的鑒定意見。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者快遞的方式將照片郵寄至我公司(所發(fā)照片須拍藏品的口徑、器身、底足、款識),并留下您的詳細地址、聯(lián)系方式以及姓名。照片通過審核符合鑒定要求后,我司會為您安排專家進行鑒定,并在3-5個工作日內以電子郵件或電話的形式告知您鑒定意見。針對非職業(yè)藏家者如只需鑒定,請注明:鑒定。圖片免費鑒定限瓷器、玉器、字畫。不包括錢幣、郵品等。
主營:古董拍賣;古董征集;古玩拍賣;瓷器拍賣;字畫拍賣;字畫征集;古董拍賣1;古董鑒定
公司地址:上海中山北路2020號中星經貿大廈 4樓;
公司網站: http://www.dccoll.com
征集部網站http://www.shgdpaimai.com/
聯(lián)系人:仝健 (征集部) 18621353807 QQ;570811951 郵箱:570819951@qq.com
上公司網站,若看中藏品,請發(fā)相應藏品的編號,圖片于QQ或直接電話,同時留下您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