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鵝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播迅速、發病急、致死率高的傳染病。其特征是損傷雛雞、雛鴨、雛鵝、雛火雞、雛鳥,并致其肝臟典型病變,對禽類出產和健康是一種損傷。
病原特征鵝病毒性肝炎病原體與鴨病毒肝炎是同一種病毒(小RNA病毒),屬腸道病毒屬?煞譃槿齻類型。I型又稱為古典型,特征是發病急,死亡率高達80%—100%,還有變異株,損傷極大;Ⅱ型為星狀病毒,致病力比I型弱;Ⅲ型沒有變異株,致死率不高,一般為30%左右。病毒能生長滋生,阻滯胚胎發育,引起腿和腹部出現顯然的水腫現象,并增殖病毒。5—6天可致胚胎死亡。
風行特征在野外天然條件下,環境溫差的革新,會引起雛雞、雛鴨、雛鵝發熱發病,很快死亡。在規模飼養場,孵化季節風行甚廣,傳播快。該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強。在飼養管理不當、舍內潮濕、密度大、維生素缺少時可引發此病。主要傳播道路是接觸傳染,埋伏期為24小時,可經過呼吸道、空氣、飼料、飲水傳染。
癥狀常在氣象革新、氣溫低時突然發病,大多數病鵝在兩周內發病,食欲減退,精神委頓,行走遲緩,眼閉昏睡,糞便稀薄帶有黃白色,嚴峻者兩腿痙攣、抽搐,來不及醫治就死亡。
醫治辦法徹底清刷料槽、水槽,噴霧消毒,病鵝用百毒殺消毒液(按1:2000比例)消毒。
料中添加抗病毒藥。每千克飼料投病毒靈6片,復合維生素B10片,肝太樂0。05×10片,
VC0。1×l0片,喂5天為一個療程。
飲水中加藥。病毒唑5克,氨芐青霉素5克,加水50公斤飲用,每天2次,連用3天為一個療程。初發時可注射孵黃抗體或高免血清。
預防方法可在出殼4—16小時內接種病毒肝炎疫苗;按期飲服消毒藥,清除腸道病毒傳播道路;入雛1周內喂1個療程的腸道消炎藥,如大腸桿菌殺星、氟本尼考制劑。并加入維生素C,進步抵抗力。做好飼養管理,減少冷刺激;喂1個療程的抗病毒藥,如中草藥、病毒唑等,避免早期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