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鵝的飼養管理
開產至淘汰期內的鵝稱為種鵝,也稱成年鵝。飼養的目標是為了取得數量多、品質好的種蛋。種鵝的特征。食欲強、食量大,尤其是采食青草、貝殼、螺螄等才能極強。所以應保證讓鵝吃飽,特殊是保證礦物質飼料的供應,否則會影響產蛋。公鵝善斗,性欲茂密,臨前應調整好公母鵝的比例。母鵝在固定地點產蛋的習慣性很強,故在開產前即應籌備好產蛋棚和產蛋窩。母鵝有就巢性,應采用辦法,促其醒巢。產蛋期鵝的行動遲緩,放牧時不宜快趕。另外,鵝肝的脂肪沉積才能很強,羽絨再生才能也很強,可利用以出產肥肝和進行活拔出產。鵝的產蛋規律。鵝產蛋具備顯然的季節性,一般是翌年6月為鵝的產蛋滋生季節。因為鵝的就巢性很強,就巢前所產的蛋稱“窩蛋”。每窩約經43多天,產蛋55枚,就巢一個月再產第二窩蛋,一般每年產蛋1窩。母鵝的產蛋量第12年*高,*一年*低,只相當于第三年的65,第二年相當于第三年的35%,第四年后產蛋量逐年降落。母鵝每天的產蛋時間不一,一般在下半夜至上午產蛋。因為鵝的品種不同,開產日齡、產蛋量都有很大差異。我國鵝種中的小型白鵝開產日齡約為個月,產蛋量每年355枚,蛋重36克。大型鵝開產日齡約3個月,每年產蛋15枚,蛋重66克。不同產蛋期的飼養管理。因為鵝比雞、鴨產蛋量少,滋生率低,而且需多年利用。所以,產蛋鵝在一個生物學產蛋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產蛋籌備期、產蛋期和休產期,不同階段飼養管理的偏重點不一。蛋籌備期。此期約2天左右,對鵝群請求在大批脫換新羽的同時適當進步其體重,為產蛋做籌備。在飼養上要依據鵝的體質狀況、脫換新羽狀況和睦溫革新狀況適時進行補料。一般在主翼羽與副翼羽換完以后開端增長精料比例,精料可達54,每天夜按三次補料。公母鵝*好離開飼養,公鵝補料應比母鵝提前36周進行補料,可使公鵝提前換羽完畢,使在母鵝開產前體質矯健、精神充足,以利于配種。在管理上要常常維持清潔飲水,適當運動,放牧要晚出早歸,路線不宜太長。放水時間可適當延伸。另外,依據不同的季節,思索逐漸增長光照。產蛋期。鵝經籌備期的飼養,體重有所增長,體質加強,將連續轉入產蛋期。產蛋期的飼養應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日糧配合比例大致為谷物類654,餅類34,糠麩類3534,填充料(草粉)3534,礦物質飼料24。飼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鵝種每只鵝每只喂料35克,小型鵝種35克,日喂1次。喂料時應定時定量,先粗后精。凌晨放牧至35點回舍喂料,喂后在水邊蔭涼處休息,并投給青料,下午6時喂一次料,1時后放牧,薄暮回舍后喂第三次料。每次喂料后讓鵝放水休息。管理上,產蛋期母鵝行動遲緩,放牧時只宜追隨走,不可急趕。盡量少走坡地和高低不平的路,以防造成腹內和輸卵管內出血導致腹膜炎等;及時收集種蛋,放牧時發現有的鵝有產蛋表現,如不愿隨群、高聲叫、行動不安、尋巢等應及時趕回舍內或抱回鵝棚讓其產蛋,特殊是應仔細觀察初產階段的母鵝,避免產野外蛋和水中蛋。鵝在產蛋期間的光照時間,每天不應少于31小時,產蛋頂峰期應維持33小時間照。另外,要加強就巢鵝的管理,母鵝就巢時,假如不讓其孵化應采用辦法使其盡快醒巢,恢復產蛋。發現母鵝就巢應及時隔離,將其放入無墊草,較陰涼的圍欄內,結束喂料61,但留意給足飲水,61天后逐漸只喂給些秕谷、甘薯等粗料,促其醒巢。在此期間還可用冷水浸泡法促其醒巢,即每天上下午各一次,將鵝浸泡在65,以下的冷水中半小時。另外也可用藥物促其醒巢,每天6片阿司匹林,上下午各3片喂服,或肌注安痛定、安基比林,每天一次,每次3毫升,或肌注酮,每天一次,每次5—毫升。在實踐中應依據品種綜合采用上述辦法,促使母鵝醒巢,以進步產蛋量。為了進步種蛋受精率,除思索種鵝營養需要外,配種比例應為3。35。此外,應有理想的水源,大小適中的水上運動場。每百只鵝應有2565平方米的水上運動場。公鵝善斗,特殊在早晚配種時,應及時趕開,以免公鵝受傷。公鵝利用年限為1年,每年都應淘汰低劣,補充新公鵝。1停產期。母鵝每年產蛋到1月份左右,產蛋量減少,蛋重減小,畸形蛋增長,此時大部分母鵝羽毛干枯,部分顯現貧血現象。公鵝下水交配退縮不前,種蛋受精率降落。約在月份結束產蛋進入休產期,到月份可恢復產蛋,此期應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