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1)中對項目成本的解釋為:在施工合同簽訂后,由企業根據合同造價、施工圖和招標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單,確定正常情況下的企業管理費、財務費和制造成本;將正常情況下的制造成本確定為項目經理的可控成本,形成項目經理的責任目標成本。可以說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證工期、質量和滿足安全要求的情況下,利用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計劃范圍內,并進一步尋求*大程度的成本節約。
由于施工企業具有建設工期長、流動性強的特點,每個工程項目需單獨核算,成本管理是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首先,由于工程的復雜性和個別性,施工過程中會涉及不同工種的工作人員,例如施工員、預算員、材料人員,機械管理人員等,施工企業應合理安排不同工種人員的工作,協調好相互間關系,同時要做到宏觀控制,安排好施工過程的每一環節,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其次,企業成本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密切聯系,財務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成本管理又是財務管理的中心環節,是企業實現良好經濟效益的保證。
目前施工企業采用項目管理法施工,工作范圍、進度計劃和成本控制方面都有明確的界定目標。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的成本中心,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務是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施工成本預測是施工項目成本決策與計劃的依據;施工成本計劃是建立項目成本管理責任制、開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礎;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是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各個環節的依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