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雞生存的年代可不短,它是我國古老的雞種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它也被群眾親切地稱作打雞、喚雞、咬雞、軍雞, 在國外則被叫做英雄雞,主要的用途是觀賞娛樂。
在我國古代,斗雞留下了不小的美名,《史記》和《漢書》上有多處關于斗雞的記載,歷史上不少著名詩人也寫出了關于斗雞的贊美詩歌,像曹植的《斗雞篇》、韓愈的《斗雞聯句》等作品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國不少地方目前還有斗雞臺遺址的存在。
由于歷史以及地域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國形成了“四大斗雞”品種,就是中原斗雞,漳州斗雞、新疆斗雞和云南斗雞。
斗雞作為一項很有趣味的民間文化活動,它受到了群眾的廣泛歡迎。
斗雞可以進行地面平養,也可以進行籠養;小規模庭院飼養可以,養雞場規模化飼養也不錯,很適合農民朋友根據自己的養殖條件來選擇合適的飼養方式。
今天的節目,我們就走進位于河南虞城縣的某斗雞原種場,為大家介紹斗雞的養殖技術。
品種選擇
在我國,斗雞雖然有四大品種,但是在這里面,以中原斗雞的花色較多,打斗性較好。所以,今天我們就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原斗雞。
中原斗雞作為我國斗雞品種的代表,斗性好,戰斗力強,體形大,適應性廣,適宜飼養,生長快,抗病力強。尤其讓人稱道的是魯西斗雞早期生長比較快,三個月體重就可以達到2公斤以上呢。
中原成年公斗雞性情兇猛,成年體重可以達到3.5公斤以上,成年母斗雞的體重同樣可觀,也能達到2.5公斤以上。
斗雞的*佳黃金年齡為雄斗雞2-4歲,雌斗雞2-3歲。
優良的品種,下的蛋自然也不一樣,斗雞的單卵重量也能有30克—50克,卵殼厚重而堅實,即使長途運輸也沒有什么問題。
形態特征
中原斗雞漂亮著呢,它的體型高大魁梧,體質健壯,身軀修長,成年斗雞具有鷹嘴、鵝頸、高腿、鴕鳥身的典型特點,并且頭小冠平,肌肉豐滿。
公斗雞可以算得上“美男子”,它胸肌發達,脖子頎長,腿部高挺,就連尾部的羽毛也高高舉著,整個一個體態英俊威武、風流瀟灑,驕傲著呢!
公斗雞好看,母斗雞也不賴,它身體結構勻稱,發育良好,活潑好動,眼睛大而有神。
目前中原斗雞按羽色來劃分的話,主要有黑色、紅色、紫色、白色等一些基本花色。
斗雞生活習性
中原斗雞具有斗性猛、易飼養、耐粗飼的優點。
斗性猛:中原斗雞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具有好斗性。
這種觀賞型珍貴雞種不僅秉承了其它斗雞的兇狠,而且還具有自身獨有的頑強機智,它的嘴啄、翅撲、爪蹬都具有很強的攻擊力,廝斗時啃咬、爪蹬、翅打一起使用,尤其以爪子*為厲害。
在比賽中,斗雞見血后斗性更加兇猛,真可以說慷慨赴戰、善戰不降、寧死不屈。
喜運動:斗雞要保持它的好斗性,需要經常運動。
易飼養:中原斗雞的體質很健壯,抗病力也很強。
耐粗飼:吃的方面,中原斗雞也不講究。
它的主食是五谷雜糧,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高粱等普通飼料再加上青草、菜葉,就可以達到它的營養需求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