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幾則有趣的網絡宣傳營銷方式,整理一下之后騰訊搜搜推廣,我覺得都可以勉強稱為“置入營銷”,而且它們置入的手法,似乎真的是沒有痕跡的置入,也不怕被抗議。
*一種:“置入”到網友開設的“名稱”中:據網絡營銷培訓介紹,冰淇淋商Baskin-Robbins(俗稱“31冰淇淋”)在大約一個月前在facebook上面推出的活動,這個叫做“Group Scoop”,中文就翻作“社團大家一起挖”吧,它很妙,并不是自己寫一支應用程序,要大家一起拉朋友來加入,而是自行起一個facebook社團,然后回到Baskin-Robbins的頁面去登記,登記之后,大概Baskin-Robbins的系統就會透過人工或自動去天天監測你的總數,*后只要這一個社團只要到了“31”個人,那么社團的發起人和剩下30個人全都可以印出一張折價券,得到一勺的免費冰淇淋!
注意,這間冰淇淋商并沒有要求使用者要在私人的涂鴉墻或社團的涂鴉墻作任何宣告,它只要求大家到那邊去登記,然后只要讓社團的人數到達31人,就可以通通得到免費冰淇淋!想想,雖然此活動限于美國居民參加,但Baskin-Robbins怎么可能預先估計人數?所以想當然應該是Baskin-Robbins原本就想提供類似星巴克的買一送一,提供免費冰淇淋球給所有客人,但與其就這樣送給所有客人?不如趁此機會辦一場facebook的活動。這樣的活動,請網友自行開設粉絲專頁、自行開設社團,創造的是“長久”的效應!網絡營銷課程的專家指出,網友很有可能在開設的社團名稱加入“31冰淇淋”這個關鍵詞,事實上,只要你到facebook搜尋“Baskin-Robbins”,會看到已經有不尋常的超過500個社團有這樣的名字,這些網友自發性的動作,facebook管不得,卻讓“31冰淇淋”得到很棒的宣傳效果。
第二種:“置入”到“廣告”中:你說,廣告本身就是“廣告”,什么叫做“置入”到廣告中呢?原來,它是在講facebook廣告奇怪一個狀況──看,facebook廣告*不合理的就是它的“點擊率”,譬如我隨便拿一個廣告來看,點擊率竟然只有低到0.06%,換句話說雖然100個人里面我們折損了60個人,facebook的廣告,你會發現,我們下一則廣告,來了100人,可能有40個人加入粉絲,才算滿意,其實我們真正該注意的是后面折損的幾萬人(如果假設每一個人看了至少10次以上的話),有趣的是,這星期ZDNET有一篇文章分享,值得我們注意——
她提到這一張在她的facebook邊欄廣告常常出現的廣告照片,照片是一只眼睛,上面有東西在畫,我們都有這種經驗,這樣的照片、和上面模擬兩可的說詞,一開始我們不想理睬,甚至“沒有感覺”它出現在我們面前,但一次又一次之后,它就從我們的余光,慢慢的吸引到我們的目光,但我們還是不想點下去,因為文案上面寫得很清楚,點進去就可以得到免費的試用包,但我們不想被那些虛偽的文案給騙到點進去!不過,這位專欄作家形容,這則廣告出現在她面前太多次之后,她終于按倷不住,她還是不點擊,但是決定到Google上面去搜尋一下什么是“camo eyeshadow”,結果在第四個結果找到了這個產品,也找到了這間公司“ColorOn”的名字,這時候,這位專欄作家決定到Amazon找一找,發現這樣商品并沒有在折價。不過,經過這一番找尋,這位專欄作家已經認識了這個“可撕型眼影”的新產品,于是她跑到網絡上再搜尋其他“可撕型眼影”,結果搜到了其他的廠商,包括知名廠商Avon雅芳都有做這個,她當然買了雅芳的產品,然后寫了這篇文章。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原來,當你下了facebook的廣告之后,雖然幾萬人之中只有幾百個人點進來,但那些幾萬個“觀望”的人并不是沒有看到你的廣告喔!你不必付這些人的錢,但廣告出現太多次以后,他們自然會自己去找尋,所以我們每次在擔心“點擊率低”,其實不要緊,點擊少,付得少,但看到的人照樣很多,他們總是會去搜尋!無論后續是不是被競爭者(如雅芳)搶走,至少他們會去搜尋!意思是說,品牌已經深入他們的心了,這,也算一種“置入”,非常奇怪的“置入”。
企業網絡推廣,soso推廣可登錄廣州天拓:http://www.teamtop.com/sos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