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原理
體感音波治療技術(Vibroacoustic Therapy)是一項專利的聲學治療技術,它將音樂聲波和低頻信號,經增幅放大和物理換能后,通過聽覺和觸振動覺的傳導方式,對人體產生快速、深度的放松和理療作用,有效改善各種身心癥狀,具有良好的生物學效應。
體感音波床墊,是其中的一款便攜式產品。它應用音樂聲波循經感傳的原理,直接刺激人體的“帕西尼安小球”(“帕西尼安小球”廣泛分布于人體皮下組織和神經末端,是大腦調節(jié)疼痛、壓力和瘙癢的感受器),迅速緩解神經肌肉的緊張、痙攣和疼痛,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促進人體微循環(huán)等。
配合由醫(yī)學、心理、音樂等專業(yè)人士編制的功能音樂,通過體感音波設備的完美還原,與人體的器官、組織、細胞等產生廣泛的“同頻共振”,從而使細胞的有序振動及活性大大增強,最終達到疏通臟腑經絡、調整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等功能。
適應癥及人群
1、用于特殊兒童(如腦癱、自閉癥、失語癥、多動癥等)家庭康復治療,快速消除其焦慮、緊張、抑郁情緒,緩解肌肉的僵硬、痙攣、疼痛和肌無力、肌萎縮等;還用于成人腔隙性腦梗塞、中風后遺癥、帕金森綜合癥、慢性勞損等輔助康復治療。
2、作為亞健康人士的一種自我愈療保健手段,用于改善失眠、高血壓、慢性疲勞等。
體感音樂療法的定義及作用原理
分體感音樂和體感振動音響兩方面。體感震動音響除了傳統的音樂聲音信號以外,還要將音樂中對人體有益的低音域的16~150Hz部分分練出來轉換成數百微米到數千微米振幅的物理振動作用于人體,使人用耳朵的聽覺和身體的體感兩者感知音樂的系統,通過骨骼傳導的理論。所以,可以加倍地感受音樂的重低音、節(jié)奏感、質感、臨場感,從而獲得音樂的感動和陶醉感。(一般的電子產品低頻不低于50Hz)
其效果特征在于用振動感知音樂的低音域,可以迅速地獲得高質量的、深深的、精神上和肉體兩方面的消除疲勞。這是因為,音樂的低頻部分可以給人體帶來愉悅感,使人能夠達到放松的目的。
體感振動音樂對人體來說具有雙重效果,既有心里效應,也有物理效應。它通過調節(jié)和改善人們的情緒狀態(tài)達到平衡心理的作用,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可以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等。音樂聲波的物理振動與人體形成和諧的共振,可使人體血液流動暢通,提高組織器官內的血流,促進局部新陳代謝。
體感音樂療法不僅對人體有積極作用,對動物、植物甚至細胞也有促進作用。實驗表明,音樂可促進母牛的產乳數量和質量。音樂可提高母雞產蛋率,音樂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提高產量盒質量。
例如:身心的放松、精神的愉悅效果、解除壓力和緊張感、解除疲勞、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等。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古埃及就有了音樂療法的紀錄,在坐骨神経痛患者的患部上放置管樂器演奏,直接對患部進行音樂的“振動”,以緩解疼痛。我國的《黃帝內經》也有“五音療疾”的記載。現在,日本在末期醫(yī)療、外科、歯科臨床上也使用體感音響裝置,利用體感振動音響來緩和疼痛。
體感音波技術的特點:
體感音波技術用于糖尿病足康復理療的特點:
1)非藥物療法,沒有藥物副作用之虞;
2)寓治療于音樂娛樂之中;
3)一次性投資,長期成本低廉;
4)防治結合;
5)使用方便;
6)不屬于醫(yī)療器械,經銷購買便利。
體感音波療法的效果:
1)激活細胞功能
2)刺激植物神經興奮,使微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血液流動
3)使皮下組織升溫
4)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基礎代謝,加速脂肪分解
5)活化神經引起肌肉伸縮,產生運動效應,緩解疲勞和治療周圍神經損傷及癱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