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的前身可追溯到1931年的大孚橡膠廠,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成為地方國營工廠,既生產輪胎又生產解放鞋。1959年飛躍民用解放鞋年產量161.1萬雙,1964年被評為全國同類產品*一名。“文革”期間大孚橡膠廠成立上海膠鞋一廠,繼續生產飛躍鞋。1992年大孚橡膠廠劃歸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后隨集團并入上海華誼集團。1997年,大孚橡膠廠投資成立上海大博文鞋業有限公司,上海膠鞋一廠一并歸入,同年,大博文鞋業轉入上海蘭生股份公司名下。工廠也從原址上海中山西路搬遷到浦東新區,又搬至青浦工業園區。廠長陳建岳說,大博文仍舊在生產飛躍鞋,年產量不超過20萬雙,與20世紀90年代年產幾百萬雙時的輝煌不能比,那時候“全國各地的商家開著卡車,拿著現金在門口排著隊等”。陳建岳將產量降低的原因歸咎為“假冒太多”,大博文的廠名在浙江被仿冒,同時生產假冒“飛躍”鞋,售價僅10元。這位廠長以工廠剛剛搬遷沒有恢復生產為由,拒絕記者參觀,公司主頁上的電話和廠址也已全部失效。在青浦工業園區,連郵遞員都不知道大博文在哪兒,這家兜兜轉轉的工廠更加神秘莫測。于是門市部成為唯一的窗口,自建廠時便成立,經過幾次搬遷屹立不倒,成為全上海乃至全國唯一的大博文專賣店,由經理胡鳳娣、售貨員馬大姐和營銷員小趙3人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