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稱于世。桂林的山峰,平地拔起,奇峭峻麗;桂林的溶洞,深邃幽曠,滿目琳瑯;桂林至陽朔的百里漓江,更是風光綺麗,碧水縈回,奇峰林立,百態千姿……“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幾程漓水曲,萬點桂山尖”等古今詩人的名篇佳句,對桂林的奇山秀水作了真實的寫照和形象的描繪。桂林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每年3月至10月為*佳旅游季節。 每年3-4月份煙雨漓江,薄霧溟溟,如煙如紗,細雨霏霏,如絲如發。煙雨給這百里畫廊——漓江風光更添上了些許詩意,蒼黛點染,煙雨迷汰,是如此的夢幻迷離、多情善感。山的倒影在清冽翠碧的水中也悠閑輕微晃動著,遠眺霧氣輕籠的山巒,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正可謂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畫中游”。山水朦朦,如夢如幻,漓江煙雨,如詩如畫。 百里漓江*精華的一段景點是九馬畫山。相傳畫中的九匹馬,原是仙界的神馬,被當粥馬溫的悟空放脫下凡,留戀往返于如畫的漓江山水。玉帝發覺后,派下天兵天將前來緝拿。豈料九馬已經愛上了漓江,再也不愿回到清冷的天宮,為擺脫天神的捉拿,它們只顧揚蹄狂奔,沒有看見前面這塊巨大的崖壁,竟然先后一個個地撞了進去。先頭撞進去的見已擺脫仙索的捆綁,便已悠然自得飲水漫步,還不放心的仍在探出頭來窺視,后來撞進來的卻驚魂未定,一如揚鬃奮蹄之狀。 九馬畫山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據說周恩來總理當年游漓江時,船行至九馬畫山時,他能很清晰地指認出九匹馬,而與他同行的陳毅元帥只看到七匹.兩匹之差,職務就有了正副之別。大家都站到船頭興致勃勃地辨認著,凡夫俗子就是凡夫俗子,我是一匹馬也不曾看出來。 每一個景點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黃布倒影”,“望夫石”,“五指山”,“童子拜觀音”…… 人與詩歌是如影相隨的,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用墨寶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宋代的鄒浩詩云:“掃成屏障幾千春,洗雨吹風轉更明。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清代劉名譽:“桂林山水世爭夸,陽朔奇峰另一家。我坐扁舟隨意看,果然千朵碧蓮花。”萬千詩章描述漓江,這山山水水怎能不深深烙在人的心里呢? 桂林旅游,山美水美,煙雨漓江更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