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
性狀:白色至微黃色結晶粉末,難溶于水,可溶于油,易溶于乙醇。
別名:維生素C棕櫚酸酯,6-十六酰基-L(+)-抗壞血酸
用途:含油食品、食用油、動植物油及高級化妝品中,也可用于各種嬰幼兒食品及奶粉中,具有抗氧化及營養強化功能。用做VE的抗氧增白劑,在油脂中抗氧效果非常明顯且耐高溫,適用于醫藥、保健品、化妝品等,并適用于烘烤煎炸用油的抗氧劑,對豬油的抗氧效果優于植物油。通過國家質檢中心的檢驗完全達到國家GB1631-41996的標準,也符合國外FCC(IV)標準,是一種無毒無害的多功能營養性抗氧保鮮劑。
用量:嬰兒食品每公斤添加0.1克,嬰兒食品罐頭及兒童每公斤添加0.2克,油脂及其他食品每公斤添加0.2-0.5克,作營養強化劑時酌量使用。
使用方法:可把本品加到油中加熱溶解后再按比例添加到食品中,也可用少量乙醇溶解后按比例添加到食品中。
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
食品百科全書
中文名稱: 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
英文名稱: Ascorbyl palmitate
別名: 抗壞血酸-6-棕櫚酸鹽;軟脂酸抗壞血酸酯
詳情: 分子式:C22H38O7
分子量:414.54
理化性質:白色活黃白色粉末,略有柑橘氣味,極易溶于水或植物油,易溶于乙醇(1g溶于約4.5mL乙醇)。熔點107~117℃。
來源與制法: 由棕櫚酸與L-抗壞血酸經酯化制得。
毒理學依據:
①ADI:0~0.00125g/kg(bw)(計)(FAO/WHO,1994)
②GRAS:FDA-21CFR182.3149。
質量要求:質量標準(FAO/WHO ,1978)
含量/% ≥ 95.0
旋光度[α]25D +21°~ +24°
硫酸鹽灰度/% ≤ 0.1
干燥失重(50~60℃,1h)/% ≤ 2.0
重金屬(以Pb計)/% ≤ 0.001
砷(以As計)/% ≤ 0.0003
用途與注意事項: 脂溶性抗氧化劑。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中規定: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可用于食用油脂、含油食品、方便面、面包,*大使用量為0.2g/kg;用于嬰兒配方食品,為0.01g/kg(以脂肪中抗壞血酸計)。其他使用參考:FAO/WHO(1984)規定:用于配制嬰兒食品,100mg/100 mL(所有類型配制嬰兒食品的即飲制品);嬰兒食品罐頭、以谷物為基料的加工兒童食品,200mg/kg(單用或與抗壞血酸硬脂酸酯合用)。
[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用量參考]
動物油 0.01~0.02%
植物油 0.01~0.02%
牛脂 0.001~0.02
全脂奶粉 0.01~0.05
L-抗壞血酸棕櫚酸酯雖然可溶于水,但仍作為脂溶性抗氧化劑使用。適宜在動、植物油脂及多類食品中使用。如對穩定豆油、棉籽油、棕櫚油、不飽和脂肪及氫化植物油有顯著效果。對動物性脂肪的抗氧化作用也較沒食子酸丙酯、丁基羥基茴香醚、二丁基羥基甲苯強。并且與沒食子酸丙酯、丁基羥基茴香醚、二丁基羥基甲苯混合使用效果也比單獨使用要好。
鑒定方法: 本品的乙醇溶液可使2,6-二氯淀粉試液退色。
含量分析: 稱取樣品0.800g,加蒸餾水50mL、氯仿50mL、10%硫酸溶液25mL。混合后,用0.1mol/L碘標準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為指示劑滴定至終點。每毫升0.1mol/L碘標準溶液相當于抗壞血酸棕櫚酸酯(C22H38O7)0.02073g。根據標準溶液的消耗體積與濃度,計算出樣品中的抗壞血酸的含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