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技術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電阻率ρ較低的深層土壤或地下水,在此環境中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能不斷產生離子,有效釋放到周圍的土壤中,成為一個離子發生裝置,從而改善周邊土質使之達到接地降阻要求。接地體外部填充材料通過與其內部電解離子填充材料的相互作用產生針對殼層土壤的化學處理,填充劑具有良好的滲透性能,深入到泥土及巖縫中,形成樹根網狀,降低殼層土壤的電阻率,同時在緩釋接地體與大地土壤之間,形成了一個過渡帶, 增大了接地體的等效截面積和土壤的接觸面積,消除了接地體與土壤之間的接觸電阻,改善了地中的電場分布,從而取得了非常好的降低接地電阻效果。
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常用規格:
Φ50mm*1500mm / Φ50mm*2500mm / Φ50mm*3000mm / Φ54mm*1500mm /Φ54mm*3000mm / Φ60mm*2mm / Φ65mm*3000mm / Φ65mm*6000mm等多種規格、長度的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還可根據用戶要求的規格定做。
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施工及安裝方法:
開挖水平接地溝,溝深0.8-1.0m,在溝底部采用機械鉆孔,孔的直徑150mm,孔深6米,將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放入打好的深井中(為防止屏蔽效應,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間距通常在20米以上),將引出線連接到接地干線。接地專用填充劑的使用:首先將填充劑兌水和成泥漿狀(粘稠度以便于灌樁為宜),然后將泥狀填充劑灌入深井中,每個高性能等離子接地體配套3包(25kg/包)深井接地專用填充劑。填充劑灌注完成后用細粘土回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