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齡蝎子的生活能力、生長特點及對飼料蟲的要求不同。為便于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應對蝎子采取分齡飼養的方法。根據蝎子的齡期,可把蝎子的生長過程劃分為仔蝎、幼蝎、青年蝎、成年蝎四個階段。
(1)仔蝎的管理。仔蝎伏在母蝎背上不食不動,靠其體內殘存的卵黃供應養分。
對仔蝎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加強對背仔蝎的管護上。此期的管理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給雌蝎供應足夠的飼料蟲并投在雌蝎附近。
保持產房安靜,盡量少翻動產房,以減少對蝎子的干擾,避免背仔雌蝎受驚擾后將仔蝎摔下背而造成仔蝎死亡。
產室及產房的溫度、濕度和通氣性能都要控制好,創造有利于仔蝎生長發育的生態小環境。
(2)幼蝎的飼養。2-4齡的蝎子稱為幼蝎。
幼蝎的成活率與生長速度關系到養蝎的成敗。此期間的飼養要點如下:
加強對2齡幼蝎的管護,為蝎子一生的生長發育奠定良好的基礎。2齡幼蝎的飼養是蝎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關鍵時期,是蝎子在無冬眠飼養條件下的*一個生長階段,這個階段發育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蝎子一生的生長發育。由于2齡幼蝎體質柔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進入3齡最困難。只有條件適宜,2齡幼蝎才能健康生長發育,順利進行第二次蛻皮。對2 齡幼蝎的管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孕蝎進入產期,就要為幼蝎備足適口的小飼料蟲;第二,及時、足量投喂鮮活小飼料蟲。2齡幼蝎食欲特別旺盛,可晝夜進食。如果缺食便會出現嚴重的種內競爭,相互殘殺表現較為突出。它們口器小,捕食能力差,活動范圍小,因而限制了2齡幼蝎對飼料蟲的攝取。所以要做好2齡幼蝎的保育工作,應供給適口、營養豐富的小飼料蟲,如小黃粉蟲、小地鱉、舍蠅、小蟋蟀等;分期飼養,強化取食。為了保證幼蝎都能吃到食物,在母、仔分離后可把2齡蝎子放入暫養盆中分三期強化飼養。*一期,將幼蝎置于下鋪濕度為15%的養土盆中,供應充足的飼料蟲飼養20天左右,保證每只幼蝎能捕食飼料蟲5-6條。第二期,在養土盆中放入適當的垛體材料,強化飼養7天左右,使其捕食更充分,2齡幼蝎腹部明顯增大,體重有所增加,此時應把它們轉入飼養池中飼養。池中空間大,密度小,可為幼蝎生長、蛻皮提供便利條件。
3-4齡幼蝎的管理。這個階段的幼蝎活動敏捷,已具有攻擊和捕食能力,食欲旺盛,代謝水平較高,是其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對飼料蟲的適口性和營養性要求很強。在飼養過程中,應根據情況及時調整飼料蟲的供給。
防止幼蝎外逃。幼蝎攀附能力較強,且體小質嫩,逃出后難以捕捉,應做好幼蝎的防逃工作。
控制飼養密度。密度過大,會增加幼蝎之間的相互干擾,影響它們想棲息和蛻皮,攝取飼料蟲也將受到限制,還可能造成種內競爭,降低成活率。
設計合理的垛體。*好用小瓦片豎放成橢圓形垛體,以4-6層為宜,中間部分用煤灰填充(煤灰過篩、消毒)。這樣的垛體縫隙多,縫隙空間小,幼蝎能各得其所,可避免眾多幼蝎進入同一縫隙內相互干擾。
垛體可采用自動加濕的方法處理。在垛體上方吊一個小塑料桶,用輸液管把桶里潔凈水滴注于垛體中間的煤灰中,水再通過煤灰傳導給垛體上的瓦片。用這種加濕方法,垛體上層較濕潤,下層較干燥,內圈較濕潤,外圍較干燥。從而形成一定的濕度差別,幼蝎可以自由選擇所需要的濕度場所。
土壤加濕可采用滲漏式加濕法。具體做法是在地面下10厘米處,每隔50厘米埋一根塑料管。管壁上鑿許多小孔,管頭連接下半部埋在地下的小容器(廢舊易拉罐即可)。小容器內的水不斷通過管壁上的小孔,均勻地滲入土壤中,可較好地保持土壤濕度。
(3)青年蝎的飼養。5-6齡的蝎子稱為青年蝎。這個階段的蝎子已進入生殖發育階段,對飼料蟲的營養性和適口性要求都較為嚴格。因此,對青年蝎應特別重視投食管理。除供給充足的新鮮、潔凈、高營養的食物外,還要勤觀察它們進食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青年蝎是進行種蝎選留及提純復壯的*佳時期,要不失時機地抓好這項工作,為搞好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礎。
(4)成年蝎的飼養。成年蝎性已成熟,具有交配、繁殖能力。這個時期的飼養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增加投喂飼料蟲的次數,堅持“多頭多喂”(每天投喂次數要多一些,每次投食量要少一些)的原則。特別是在夜晚8-11時蝎子進食高峰期,每小時應投喂一次。
咨詢電話:0531-85866799 15898919226 業務QQ 2310784498 1508709856 咨詢人:張冰
聯系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堤口路東口22號
網址:http://xzyz521.wanye68.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