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垂柳 拼音:chuí lǐu 基本解釋
[weeping willow] 喬木,雌雄異體,樹枝細長,柔軟下垂,葉子基部寬,前端漸尖。也叫“垂楊柳” 詳細解釋 柳樹。因枝條下垂,故稱。 南朝 梁簡文帝 《長安道》詩:“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輪。” 元 薩都剌 《游西湖》詩之六:“垂柳陰陰 蘇小 家,滿湖飛燕趁楊花。” 艾蕪 《鞍鋼啊,我回來了》:“街燈燦然,垂柳裊裊,高樓櫛比,馬路廣闊。”孔羽《睢縣文史資料·袁氏陸園》:“袁家山(袁可立別業)外有壕溝、湖水圍繞。春夏蒲葦叢生,垂柳依依,時有佳禽啾鳴,清幽宜人。”
編輯本段形態
喬木。高達18m;樹冠倒廣卵形。小枝細長下垂。葉狹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6cm,先端漸長尖 ,緣有細鋸齒,表面綠色,背面藍灰綠色;葉柄長約1cm;托葉擴鐮形,早落。雄花具2雄蕊,2腺體;雌花子房僅腹面具1腺體。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編輯本段分布
主要分布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平原地區,華北、東北亦有栽培。垂直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下,是平原水邊常見樹種。亞洲、歐洲及美洲許多國家都有悠久的栽培歷史。
編輯本段習性
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潮濕深厚的酸性及中性土壤。較耐寒,特耐水濕,但亦能生于土層深厚之高燥地區。萌芽力強,根系發達。生長迅速,15年生樹高達13m,胸徑24cm。壽命較短,30年后漸趨衰老。
編輯本段栽培繁殖
繁殖以扦插為主,亦可用種子繁殖。扦插于早春進行,選擇生長快、無病蟲害、姿態優美的雄株作為采條母株,剪取2~3年生粗壯枝條,截成15~17cm長作為插穗。株行距20cm×30cm,直播,插后充分澆水,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成活率極高。垂柳主要有光肩天牛危害樹干,被害嚴重時易遭風折枯死。此外,還有星天牛、柳毒蛾、柳葉甲等害蟲,應注意及時防治。
編輯本段用途
觀賞特征及園林用途
垂柳枝條細長,柔軟下垂,隨風飄舞,姿態優美瀟灑,植于河岸及湖池邊最為理想,柔條依依拂水,別有風致,自古即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樹。亦可用作行道樹、庭蔭樹、固岸護堤樹及平原造林樹種。此外,垂柳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并能吸收二氧化硫,故也適用于工廠綠化。
經濟用途
木材白色,韌性大,可作小農具、小器具等;枝條可編制籃、筐、箱等器具。枝、葉、花、果及須根均可入藥。
編輯本段應用前景
垂柳耐水性很強,被水淹160天,保存率仍達80%以上。抗寒性強,較耐鹽堿,喜光不耐蔭,初期生長快,壽命較短,易于繁殖、更新。全國各地均能栽培,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平原地區和東北、華北為主要應用地區,西南河谷至海拔2000米的區域,用于綠化的也較常見。垂柳發芽早、落葉晚,枝條柔軟,纖細下垂,有些品種枝條呈金黃色,微風吹來,自然瀟灑,嫵媚動人。最適于河岸、湖邊綠化,不僅是優美的風景樹,庭蔭樹,也是防風固沙、維護堤岸的重要樹種,尤其是春天不飛絮的雄性垂柳,更是造林、綠化的首選樹種之一。
市場分析
苗木生產方面,我國主產區種植面積較大,產量僅次于楊樹,處于第二位;品種多,有垂柳、金絲垂柳、金枝柳,銀芽柳等;種植密度大,中小規格的苗木多,不易于培養大苗。在銷售方面,小規格的苗木無人問津;中等規格的苗木,胸徑3、4、5厘米的分別為3元、6元、12元,價格盡管便宜,但銷售有一定難度;胸徑6、7、8厘米的價格為25元、40元和60元左右,銷售有較大的空間,市場前景看好。苗木需求方面,胸徑5厘米至8厘米左右的苗木,分別用于河岸防護林和行道樹、庭園綠化,需求量較大。育苗戶應主動去找市場。
編輯本段垂柳的傳說
1、柳樹因通“留”,故有惜別之意。 2、柳樹傳說為古代四大鬼樹之一,有聚集陰魂的迷信之說。 3、柳樹有對女子陰柔贊美之說。 4、柳樹為陽性樹種,民間多用于避邪及招風水。 5、柳樹在泉城,樹、泉、人和諧相伴,素有“家家清泉,戶戶垂柳”之勝境。 古代傳奇小說《開河記》記述,隋煬帝登基后,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并親自栽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