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番鴨的工作何管理。
一、加強番鴨的管理工作
1.在雨季來臨前,首先維修好鴨舍,防止漏雨。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如果鴨舍地勢低洼,遇大雨天氣,易引起雨水倒灌,水淹鴨只,造成大批死亡。每次雨后要及時排除鴨活動場地上的積水,切勿讓鴨喝臟水;料槽要常清洗,陽光下曝曬消毒,每隔半月左右火堿消毒
2.及時更換墊料,清除排泄物。夏季連日陰雨造成長時間的潮濕,鴨舍內的墊料潮濕、板結、發霉,極易誘發鴨患曲霉菌病。所以墊料入舍前應充分曝曬,平時勤換墊料,鴨舍*好每天打掃1次,及時更換干燥的新鮮墊料,嚴禁使用霉變墊料。當鴨糞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極易發酵,散發出各種有毒氣體,對鴨群產生不良影響。另外,鴨糞含水量高,積攢在鴨舍內易使濕度進一步增大而影響散熱,必須及時進行清理,不能因為陰雨天氣而不及時清理鴨糞,夏季*好每天清理1次。霉菌特效藥
3.保持地面干燥。舍內漏水的情況很多,如水龍頭漏水、飲水器閥門失調、水槽裝水過滿、地下水上滲等。要防止潮濕,地面要用水泥鋪蓋,舍外及舍內水溝排水良好,飲水器(包括水槽)要放在無墊料的水泥地上或鐵絲網平臺上,溢水直接由水溝排到舍外,水龍頭、飲水器不能漏水。
4.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密度控制依鴨的日齡、管理方式、通風條件和季節而定,一般要求每平方米不超過30千克活重。墊料平養的密度低些,架養或網養可比墊料平養增加20% ;通風條件好的鴨舍,飼養密度可適當大些;同樣面積的鴨舍,夏季應比冬季適當少養一些。鴨群密度過大,將造成擁擠、堆壓,從而使舍內空氣污濁、溫度上升、呼吸困難,所以應保持合理的密度。
5.保證通風,及時排出鴨含水氣。通風是降溫、排濕、除塵、保持舍內空氣新鮮的重要措施。在下雨的天氣鴨舍內濕度大,應打開鴨舍前后窗,保證空氣對流,或通過排氣扇不斷地加強通風,將鴨舍內的飽和水氣和有害氣體如氯氣、硫化氫以及鴨體產生的熱量及時排出,保持鴨舍內空氣清新。另外,保溫和換氣一定要處理好,通風要在保持室溫的情況下進行,因為下雨時溫度比往常要低些。
6.控制鴨群的飲水量。接連不斷的陰雨促使鴨舍內濕度過大,容易抑制肌機的水代謝,如飲水量過大容易引發腸炎,并繼而不斷地加大鴨舍內的濕度。因此要控制飲水量,供水要清潔,必要時可用0.0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0.03%百毒殺飲水。飲水器具加水不宜過滿,防止溢水、漏水。
7.做好消毒工作。消毒可以抑制和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因此,一定要抓好這個環節。在多雨天氣里,一般不宜采用噴霧消毒法,因為噴霧消毒會加劇鴨舍內的濕度,可向地面撒草木灰,或用生石灰灑在地面上,上面再墊上干凈的墊草。若必須噴霧消毒時,要注意適當提高濃度而減少用水量。
8.防雷、防斷電。夏季多雷電,雷雨天氣會加重鴨只應激程度。鴨只受到驚嚇往往會擠堆疊壓,造成鴨窒息或中暑死亡,故應及時關閉門窗,以降低雷聲和電光的影響。農村地區肉鴨飼養量大,大部分鴨含建在村鎮周邊,供電線路較為簡易,再加上附近樹木較多,遇大風、雷雨天氣,常突然斷電,易造成鴨受應激而疊壓死亡。平時可以有計劃地定時斷電,訓練肉鴨對斷電的適應力。有條件的飼養者,應配有備用發電機或大容量電瓶,以防長時間停電。
(二)加強飼料的質量控制
夏季飼料極易霉變,一定要防止飼料受潮霉變,鴨群采食霉變的飼料會引發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性腸炎、繼發壞死性腸炎等。所以要從飼料的源頭抓起,嚴格控制原料中水分的含量,科學存放原料和成品飼料,發現霉變的飼料一定要及時剔除。定期做好飼料中霉菌監測,嚴格剔除超標的飼料和原料,必要時可以添加一些脫霉劑如百安明等,或在水中添加0.04%的硫酸銅,對防治霉菌病療效較佳。有效防止飼料發霉,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清除不潔飼料。飼料桶置應放于干燥、通風、遮陰、不漏水的地方,欄養時飼料槽*好掛置在棚外邊。如果發現飼料已經發霉時,一定要把受污染的飼料清除,不能用于飼喂。
2.合理喂料。飼喂要少給勤添,在高溫、高濕期間,飼料放置過久或料槽中的飼料停滯過久會引起發酵變質,因而要保證供給新鮮飼料,*好每天添加,要注意消除結塊現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