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灌漿料——大跨度轉換梁灌漿料的澆筑
施工方案的確定
按疊和梁原理將灌漿料梁分為兩次澆筑成形,利用*一次澆筑成形的灌漿料梁后期強度及支撐體系共同支撐第二次澆筑灌漿料梁的荷載,這樣模板的支撐系統只需要考慮*一次灌漿料、鎮江灌漿料澆筑的荷載。
經過分析對比計算,確定兩次澆筑的水平施工縫位置在10層樓面下1.5m處(距梁底1.1m),即*一次澆筑灌漿料1.1m厚(H1梁),與支撐住灌漿料一起澆筑,待*一次澆筑灌漿料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的75%后再澆筑第二次灌漿料。第二次澆筑灌漿料1.5m厚(H2梁),與10層梁灌漿料一起澆筑。在疊和面增加適當構造配筋。灌漿料
施工方法
1、模板工程
框架轉換梁以18mm厚9層板為底模,直徑48mm*3.5mm鋼管支撐,梁下枝干柱距離@400mm*500mm,水平桿步距1500mm,同時在梁中設置鋼管頂撐一道,梁跨中按1/250起拱。
梁側模板采用直徑14mm@400mm*400mm鋼筋拉結。因2~5層后澆帶灌漿料、鎮江灌漿料尚未澆筑,轉換大梁上結構自重必須從2層開始支撐,同時轉換層其他梁板設置2層支撐。在5層樓面柱頂打斜撐,使轉換梁的荷載傳至柱上。
2、鋼筋工程
為了配合灌漿料的分段澆搗,鋼筋相應分段綁扎安裝。在底模鋪好后,先綁扎轉換梁底部的鋼筋。為了不互相干擾,底部鋼筋與箍筋分批穿插協調安裝綁扎,在底部鋼筋穿插到位后,在立起箍筋。從第二層底筋起,在每跨梁內用兩根短鋼管找好標高、扣接在兩側撐架上,作為鋼筋的臨時支托,待校正鋼筋位置、焊好支架后,拆除短鋼管。按此順序自下而上逐層放置水平鋼筋,綁扎鋼筋及S形鉤。
當鋼筋綁扎至疊合面時,用鋼筋支架將疊合面加筋固定,同時按1.1m梁高加設與大梁同規格間距的箍筋,使疊合面處箍筋封閉。疊合面鋼筋20根直徑20mm鋼筋分成兩排,每排10根。*一排鋼筋通過長設置,第二排鋼筋伸出支座長度為1/3凈跨,疊合面負面筋深入梁底長度為2m。同時因大梁上部20根直徑25mm鋼筋伸入支座梁底下2m,因此在*一次澆筑灌漿料前,梁的上部鋼筋必須綁扎到位。
待大梁鋼筋綁扎完畢,封一側模板至全梁高,另一側高出大梁300mm,以便澆筑灌漿料。
用于支撐鋼筋綁扎的專業成力腳手架,按施工圖要求做到標高準確,牢固可靠。在鋼筋綁扎前,技術人員向工人作技術及安全交底,特別是上部鋼筋灌漿料、鎮江灌漿料的接頭位置及下料長度的準確性。鋼筋按綁扎順序及接頭位置堆碼,合理安排鋼筋綁扎的穿插順序。避免亂綁造成返工。
企業網站:
http://jiangsu.7824444.com/
http://jiangsu.7825555.com/
聯系電話:
0533- 7823777
133352328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