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 計
1、熱負荷計算
(1)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的基本熱負荷計算應按《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l9第三章第二節的規定進行。
(2)電熱膜輻射供暖基本熱負荷計算室溫應比《新建集中暖住宅分戶熱計算設計技術規程》要求低2℃。
(3)戶間傳熱量可按《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戶熱計量設計技術規程》第3章規定進行計算。
(4)分戶墻宜按《〈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北京地區實施細則》對樓梯間隔墻的要求進行保溫。
(5)對不能獲得電熱膜向上散熱量的房間,電熱膜計算熱負荷應等于基本熱負荷和戶間傳熱負荷之和乘以1.1~1.2的系數。
2、電熱膜選擇與數量確定
(1)選擇電熱膜時,應控制每1m2布膜區安裝的電熱膜折算額定功率即安裝額定功率密度。可按表面*高允許溫度45℃,室溫16℃估算確定。安裝額定功率密度宜小于175w/m2.
(2)房間內安裝電熱膜的片數按公式以上計算:N=(1+K)P/Pm
式中:K——安裝系數,K=0.2:
P——房間電熱膜計算熱負荷,W;
Pm——每片電熱膜的額定功率, W;
N——電熱膜片數,小數四舍五入。
3、電熱膜和溫控器的布置
(1)電熱膜應布置在臥室、起居室、餐廳、書房等房間內。廚房、衛生間、浴室應采用其他采暖方式。
(2)電熱膜應布置在房間頂板下輻射頂棚內。輻射頂棚表面平均溫度宜控制在28~30℃。電熱膜宜靠近人員活動區或工作區均勻布置。
(3)當房間熱負荷較大,輻射頂棚表面平均溫度計算值超過規定時,宜按房間熱負荷與輻射頂棚總有效散熱量之差設置其它采暖設備。
(4)電熱膜應分組布置。每組*多連接片數應根據載流條允許電流確定。設橫龍骨時應根據石膏板長度確定。
(5)電熱膜與室內各墻面和設施的*小距離應符合附表一的要求。
附表
(6)每個房間應設房間溫控器或溫控裝置。溫控器應安裝在便于操作、測溫準確的內墻上,安裝高度為1.3~1.4m.溫控器的傳感器應不受陽光直射。
4、電熱膜的敷設
(1)電熱膜應敷設在由輕鋼龍骨做成的骨架上,骨架固定在房間頂板上。縱龍骨凈距應比電熱膜兩根載流條外邊之問的距離至少大20mm.
(2)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的頂棚構造依次為:樓板、龍骨、絕熱層、電熱膜、飾面層和表面涂層。
(3)絕熱層熱阻不應小于1.25㎡·K/W。可采用厚度50mm、導熱系數不大于0.04W/m·K的無貼面的離心玻璃棉氈。嚴禁使用含金屬的絕熱材料或金屬防潮層;嚴禁使用可燃、有毒的絕熱材料。
(4)飾面層和表面涂層的總熱阻不應小于0.08m2·K/W,也不應大于0.12m2·K/W。可采用石膏板作飾面層。當石膏板的導熱系數為0.134W/m.K時, 厚度不小于9.5mm,不大于15mm。同一房間應采用相同厚度的石膏板。表面涂層嚴禁使用油基漆。
(5)石膏板和表面涂層完成后,嚴禁再在布膜區做遮擋,再粉刷頂棚時不允許破壞電熱膜和石膏板。
5、電熱膜配電
(1)房間電熱膜供暖用電應采用獨立的配電回路。
(2)電熱膜供暖系統電度表設置,應符合北京市電力部門的規定,并宜設漏電斷路保護。
(3)電熱膜供暖系統的金屬龍骨等一切平時不帶電的金屬件應與PE線可靠連接。PE線截面應與電源線相同。
(4)電熱膜戴流條與導線采用線卡連接時必須采用專用接線卡,并應采用專用絕緣罩保護。采用焊接、插接等其它連接方式必須滿足供電安全要求。
(5)房間電源分線盒至電熱膜的連接導線和電熱膜組與組間的連接導線宜采用阻燃聚氯乙烯絕緣并帶護套的單股銅芯電線。電線截面積 按負荷計算確定。
(6)房間電源分線盒至電源設備的配線應按《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進行配線敷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