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鑼鼓隊/軍鼓隊/舞獅/舞龍/南獅北獅演出,西安軍鼓隊,西安舞獅/舞龍,鑼鼓隊:是由鑼,鼓,鈸家什等樂器組成.一般鑼鼓隊的演出人數為80人,其中有一米五純牛皮大鼓一個,一米純牛皮鼓三個,八十公分純牛皮鼓八個,鑼二十四面,響銅鈸四十八面,氣勢宏大,鼓樂喧天,多適合用于慶典活動,工程開工,奠基,揭牌儀式等一些喜慶商務活動,如開業慶典可以使用鑼鼓隊,樓盤開業也可以用鑼鼓隊來助興,使得氛圍喜慶,熱鬧,隆重.
舞 獅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