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選在選礦生產中意義是什么金昌礦山設備廠JCKS302是細粒和極細粒物料分選中應用*廣、效果*好的一種選礦方法。浮選按分選有價組分不同可分為正浮選與反浮選,將無用礦物(即脈石礦物)面在礦漿中作為尾礦排出的方法叫正浮選;反之叫反浮選,由于物料粒度細,粒度和密度作用極小,重選方法難以分離;而對一些磁性或電性差別不大的礦物,也難以用磁選或電選分離,但根據它們的表面性質的不同, 即根據它們在水中對水、氣泡、藥劑的作用不同, 通過藥劑和機械調節,可用浮選法高效分離出有用礦物和無用的脈石礦物。
浮選在各種選礦方法中占主要地位,應用范圍極廣。不僅可以處理有色金屬礦物如銅、鉛、鋅、鉬、鈷、鎢、銻礦等,也可以處理非金屬礦物如石墨、重晶石、螢石、磷灰石、長石、滑石等。同時還可以處理黑色金屬礦物如赤鐵礦、錳、鈦礦等。相對其它選礦方法而言,浮選的分選效率是比較高的,它能將很貧的原礦選成高品位的精礦,從而大大擴大了礦物資源范圍,使一些過去認為不能開發的低品位
礦床變成有工業價值的礦床;浮選對于處理細粒浸染的礦石特別有效,這就解決了許多微細礦粒中有用成分的回收問題;浮選還可以獲得高質量精礦,回收率較高。例如鉬礦的原礦品位很低只有百分之零點一左右,但通過浮選,可以得到精礦品位45%以上;同時浮選法的應用也使礦物資源得到充分的綜合利用。
據調查,我國80%左右的巖金礦山采用浮選法選金,產出的精礦多送往有色冶煉廠處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發展和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精礦運輸損失,近年來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多采取就地處理(當然也由于選冶之間的矛盾和計價等問題,迫使礦山就地自行處理)促使浮選工藝有較大發展,在黃金生產中占有相當的重要地位。通常有優先浮選和混合浮選兩種工藝。近年來在工藝流程改造和藥劑添加制度方面有新的進展,浮選回收率也明顯提高。據全國40多個選金廠,浮選工藝指標調查結果表明,硫化礦浮選回收率為90%,少數高達95%~97%;氧化礦回收率為75%左右;個別的達到80%~85%。近年來,浮選工藝流程的革新改造以及科研成果很多,效果明顯。階段磨浮流程,重—浮聯合流程等,是目前我國浮選工藝發展的主要趨勢。如湘西金礦采用重—浮聯合流程,進行階段磨礦階段選別,獲得較好指標,回收率提高6%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