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斗雞五大特點要注意
一、消毒。小雞苗育雛工作開始前先將墻壁用10%生石灰乳劑刷白消毒,雞舍內可連同育雛用具進行熏蒸消毒,用量是每立方米用15毫升福爾馬林、7克高錳酸鉀進行熏蒸24—48小時,然后打開門窗通風,排出有害氣體后待用。
二、育雛方式。斗雞一般有地面育雛、網上育雛和小床育雛三種,尤以小床育雛為*佳,其做法可因陋就簡,不拘規格,好的育雛方式可使雛斗雞疾病發生率大為降低。
三、開食。實踐表明,斗雞苗提早一食,能促進卵黃的吸收,有利于將來的生長發育,開食前,先給雛雞飲2—3小時的清潔飲水,*好加有5%左右的葡萄糖水,然后在平鋪的干凈塑料布上撤飼料,小米、粉料或配合飼料均可,粉碎的玉米面有利于消化,也能防止雛雞癩痢飼喂最為適宜。采取少喂勤添的辦法,盡量讓所有雛斗雞都能吃上飼料。隨著日齡的增長和雛雞食量的增加,可以每隔2—3小時給料一次,*好讓其自由采食。
四、溫度。適宜的室內溫度是保證斗雞苗成活率的重要條件,溫度要嚴格控制,切忌忽高忽低。溫度適宜時斗雞苗活潑好動,采食積極。如下是產考溫度:1周齡33-35℃、2周齡30-33℃、3周齡27-30℃、4周齡24-27℃、5周齡21-24℃、6周齡19-21℃。溫度由高而低,平衡過渡。雞舍相對濕度以55%~70%為宜。
五、光照。小雛斗雞視力較弱,每日光照23-24小時,每15平方米雞舍,*一周齡用1個40瓦燈炮即可,懸掛于離地面2米處,逐漸過渡到自然光照。
以上斗雞苗育雛期間的養殖技術要領是本養殖場長期實踐得來,與書面資料略有不同,但是較為實用。盡提供參考不錯任何依據,各地斗雞愛好者也可以提供相關資料,以達到養殖技術知識的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