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決定LED顯示屏的質量:
1、亮度與視角
.顯示屏亮度主要取決于LED發光強度和LED密度
.顯示屏視角應解決光通量浪費問題
顯示屏亮度主要取決于LED的發光強度和LED密度。近幾年LED在襯底、外延、芯片及封裝等方面的新技術層出不窮,尤其是氧化銦錫(ITO)電流擴展層技術及工藝的穩定與成熟,使LED的發光強度有了大幅提高。
2、均勻性與清晰度
LED顯示屏技術發展到今天,均勻性已成為衡量顯示屏優劣的最重要指標。人們常說LED顯示“點點燦爛,片片輝煌”,就是對像素之間和模塊之間嚴重不均勻的一種形象比喻。專業一點的說法是“灰塵效應”和“馬賽克現象”。
造成不均勻現象的根源主要有:LED各項性能參數的不一致;顯示屏在生產、安裝過程中組裝精度的不足;其他電子元器件的電參數一致性不夠;模塊、PCB設計的不規范等。其中“LED各項性能參數的不一致”是主因。這些性能參數的不一致主要包括:光強不一致、光軸不一致、色坐標不一致、各基色光強分布曲線不一致以及衰減特性不一致等。如何解決LED性能參數的不一致現象,目前業內主要有兩種技術途徑:一是通過對LED規格參數的進一步細分,提高LED各項性能的一致性;二是通過后續校正的方式來改善顯示屏均勻性。后續校正也從早期的模組校正、模塊校正,發展到今天的逐點校正。校正技術則從單純的光強校正,發展到光強+色坐標校正。
但是,我們認為后續校正并不是萬能的。其中,光軸不一致、光強分布曲線不一致、衰減特性不一致、拼裝精度差以及設計的不規范等是無法通過后續校正來消除的,甚至這種后續校正會使光軸、衰減、拼裝精度方面的不一致更加惡化。
因此,通過實踐我們的結論是:后續校正僅僅是治表,而LED參數細分才是治本,才是LED顯示產業未來的主流。
而論到顯示屏均勻性與清晰度的關系,業界則常常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即以分辨率替代清晰度。其實顯示屏清晰度是人眼對顯示屏分辨率、均勻性(信噪比)、亮度、對比度等多項因素綜合的主觀感受。單純縮小物理像素間距提高分辨率,而忽視均勻性,對提高清晰度是毫無疑義的。試想一個存有嚴重“灰塵效應”和“馬賽克現象”的顯示屏,即使它的物理像素間距再小,分辨率再高,也不可能得到一個良好的圖像清晰度。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目前制約LED顯示屏清晰度改善的主因是“均勻性”而不是“物理像素間距”。
3、顯示屏像素失控.造成顯示屏像素失控的主要原因是LED失效 靜電放電是失效*大誘因造成顯示屏像素失控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LED失效”。
4、壽命 .LED的壽命決定了顯示屏的壽命 從器件制造和器件應用兩方面著手提高LED壽 LED顯示屏的壽命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壽命終結是可以通過零部件(比如開關電源)的更換來不斷地延續壽命。而LED則是不可能被大量更換的,因此,一旦LED壽命終結,則意味著顯示屏壽命的終止。一定意義上LED的壽命決定了顯示屏的壽命。LED的壽命通常以發光強度衰減到初始值50%的時間為壽命期。LED作為一種半導體材料,人們常說有10萬小時壽命,但那是在理想條件下的評估。而在實際使用狀況下是達不到的。我們有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法和計算公式可以測算LED的壽命:將LED放置于與實際工作環境相同的條件下工作1000小時,并測得光強的初始值和終值,然后通過公式就可推出LED的壽命期。我們選定某著名品牌藍管在環境溫度為50℃、電流為20mA的環境下工作1000小時后測得終值為0.88×初始值,根據公式我們可算出該藍管在該環境下的壽命為5422小時總之,器件制造與器件應用本身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器件技術的進步給應用市場帶來繁榮,而應用市場的需求則是器件技術進步的永恒動力。讓我們上下游企業共同努力,開創LED顯示技術新的未來.藍通公司一直奉行“顧客至上,質量*一”的經營方針,視產品質量如同生命。為了使客戶對藍通產品買得放心,用得放心,我們對客戶均提供一系列的服務項目: 1. 售前技術服務(技術咨詢) 2. 操作人員培訓服務 3. 售后服務 售前服務(技術咨詢)售前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客戶做好工程規劃和系統需求分析,使得我們的產品能夠*大限度的滿足用戶需要,同時也使客戶的投資發揮出*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培訓服務本公司向客戶提供免費培訓服務。培訓的目的使業主能夠熟練地操作使用本系統,并能處理一些其本故障。培訓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人員一般為2人。 1.基礎培訓基礎培訓在生產工廠內進行,著重在顯示屏的基本原理方面。 2.系統培訓該培訓著重點是系統的組成及配置、操作、故障的處置等,目的是為客戶培訓led 顯示屏系統管理人員。公司真誠歡迎全球各工程商,貿易商,市政機關單位,娛樂連鎖企業來我公司考察,我們將以優質的產品、合理的價格、準時的交貨期、完善的服務與您共創輝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