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藝簡述
1、簡述:
納米金剛石復合鍍硬鉻:可利用傳統的電鍍鉻槽中進行生產,添加到電鍍液中的納米金剛石具有硬度高、化學穩定性好、粒徑小(平均4-6納米)且均勻、比表面積極大的優點,可與硫酸鉻陽離子相互吸附并共沉積,實現復合鍍硬鉻。
2、共沉積原理:
2、1、納米金剛石均勻分散在鍍鉻溶液中,在范德華力的作用下,納米金剛石顆粒進一步靠近陰極界面。
2、2、納米金剛石顆粒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更易與陰極表面的堿式鉻酸膠體膜和硫酸鉻陽離子相互吸附,發生金屬鉻-納米金剛石共沉積。隨著電鍍過程的進行,納米金剛石不斷被沉積鑲嵌再金屬鍍鉻層中,鍍層不斷加厚。
2、3、納米金剛石也能夠被金屬表面吸附,其吸附點可成為堿式鉻酸膠體膜產生的晶核,使膠體粘膜更易形成,析氫減少,電流效率與沉積速度提高,結晶細致程度也提高。
三、納米復合鍍硬鉻工藝主要參數
電流:40-80 A/dm2
溫度:57-59°C
攪拌:循環或氣流攪拌
沉積速度:40-70微米/小時
四、納米復合硬鉻和普通硬鉻主要性能指標對比
指標 納米硬鉻 普通硬鉻 備注
晶粒 晶粒細小、致密,平均30-50納米 晶粒平均150納米
顯微硬度Hv 1100-1250 900-1050 納米金剛石顆粒彌散分布在鍍層中,自身的硬度和強度對鍍層起到了整體支撐作用,對鍍層的強化發揮作用
摩擦系數 0.05-0.07 0.2 納米金剛石具有極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活性,可牢固滲入或吸附摩擦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固體潤滑膜,并在金屬表面形成軸承效應,極大降低摩擦系數
耐腐蝕(溫度35°鹽霧濃度5%) 170小時以上 70小時 納米硬鉻晶體細密,厚度超過一絲即無針孔,耐腐蝕
結合力 納米硬鉻高30-40% 納米金剛石的小尺寸效應,使鍍層金屬結合的更加牢固,有效提高鍍層的結合強度
納米復合鍍鉻層 普通鍍鉻層
納米復合鍍鉻層和普通鍍鉻層相比,晶體結構、尺寸及鍍層表面發生了變化。
1、普通鍍鉻層的晶粒直徑約150納米,鍍層表面有許多深達3 мкм的凹坑。
2、納米復合鍍鉻層的晶粒直徑約為30-50納米,鍍層沒有明顯的凹坑,*大凹坑的深度小于 1 мкм。
五、生產成本
每平方米(100微米厚)鍍層消耗1克納米金剛石(納米金剛石約占鍍層質量的0.1%),成本約需增加3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