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滲透原理說明
水--生命的*一要素,蘊藏豐富,覆蓋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但是,天然狀態的水不能直接被用作飲用水或工業用水。例如:在電鍍、釀造、食品加工、化工制藥、金屬加工和電子工業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工業應用中,都需要高純度的水,即分離出鹽、有機物和細菌成分的水。
現目前純水的制造方法基本有四種: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和反滲透法(簡稱RO)。
A、蒸餾法是通過加熱使水汽化,再冷凝成液體的過程;
B、離子交換法為化學置換原理;
C、電滲析法是根據物理化學原理制造純水。
(以上三種制水方法工藝和設備都比較復雜,耗能高。)
D、反滲透技術是當今*先進、*節能、效率*高的分離技術。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滲透壓的壓力下,借助于只允許水分子透過的反滲透膜的選擇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離,從而達到純凈水的目的。反滲透膜是由具有高度有序矩陣結構的聚合纖維素組成的。它的孔徑為0.1納米-1納米,即一百億分之一米(相當于大腸桿菌大小的千分之一,病毒的百分之一)。
(反滲透技術:反滲透原文是REVERSE OSMOSIS,它是美國太空總署集合多國科學家, 在政府支持下,花費數十億美元,經過多年研究而成。它*初用于將太空人的生活用水回收處理,使之可再次飲用,從而使太空船不必運載大量的飲用水,故稱之太空技術。它所制出的水也稱之為"太空水"。)
反滲透工作原理
1. 滲透及滲透壓
滲透現象在自然界是常見的,比如將一根黃瓜放入鹽水中,黃瓜就會因失水而變小。黃瓜中的水分子進入鹽水溶液的過程就是滲透過程。如下圖所示,如果用一個只有水分子才能透過的薄膜將一個水池隔斷成兩部分,在隔膜兩邊分別注入純水和鹽水到同一高度。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發現純水液面降低了,而鹽水的液面升高了。我們把水分子透過這個隔膜遷移到鹽水中的現象叫做滲透現象。鹽水液面升高不是無止境的,到了一定高度就會達到一個平衡點。這時隔膜兩端液面差所代表的壓力被稱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與鹽水的濃度直接相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