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 面 處 理
1. 清掃:檢查、清掃基面,不能有垃圾、油污、浮灰等沾污物。
2. 灑水:如果基面過分干燥,則需先行灑水,至墻面見濕。
3. 修補(修高補低):將明顯凹陷或凸起的部位用彩筆標出,孔洞明顯的,預先用水泥砂漿點補個別明顯高出的部位要用砂磨機打磨,不明顯的用粗粉膩子點補,平整度要求小于1.0 毫米。
4. 對空鼓部分,應將空鼓部分及延伸10cm 部分全部清除干凈,重新再加入填補膩子修補平整。
5. 對于細小裂紋的基面,用鑿子鑿成“V”字型,再用中山**彈性專用膩子(1500)修補平整。
6. 窗邊線條的陰陽角平直度如大于3 mm,采用中山**彈性專用膩子重新修補,修補前先用水潤濕基面,切窗邊應坡口向外。
7. 如預埋分格木條,用尖嘴鑿剔出,剔盡木屑。
8. 為保證噴涂一次成活,施工架加固管,應全部改為由窗口向室內加固。
9. 完成以上處理后,再用180#砂紙滿磨基面,清除基面浮松層,以保證膩子附著強度。
三、基面檢查
1. 施工準備
⑴ 向甲方或總承包方提交氟碳涂裝基層要求。
⑵ 同甲方或總承包方進行技術交底,領取分格縫分格方案。
⑶ 查看水通、電通、路通及物料運輸等情況,并落實。
⑷ 自甲方或總承包方處領取工地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⑸ 根據施工面積及施工狀況,做好施工定量材料的計劃與供應工作。
⑹ 落實、分工、計劃與各項管理制度,如質量檢驗、進度、安全等。
2. 進場后,由專業施工技術員檢查基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⑴ 用建筑檢測儀等儀器檢查基面平整度、垂直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
序號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1 表面平整 3 用2 米長靠尺和楔型塞尺檢查
2 陰陽角垂直 2 用2 米托線板檢查
3 立面垂直 3
4 陰、陽角方正 2 用方尺和楔型塞尺檢查
5 分格縫平直 3 拉5 米線和尺檢查
6 分格面平面度 2 3 米靠尺,鋼板尺
⑵ 目視基面應沒有明顯裂紋,如有,如實記錄。
⑶ 用橡皮錘敲墻面,無空鼓面,如有,如實記錄。
⑷ 記錄窗邊、線條不合乎要求的數量、位置。
⑸ 外排水管及腳手架穿墻管、空調預留孔洞、上料洞口數量、部位等,外墻排水管在涂料涂裝前應安裝固定好;空調預留孔洞應根據具體情況,或棱角分明,或修圓修平;并督促土建方盡早修補墻洞,抹灰一定要實,且略低于平面或與大面一樣平,確保大面平整。
⑹ 為了保證顏色的均一性,外墻腳手架不應有穿墻管、靠墻管,如需加固腳手架,應改用穿窗管、室內加固。
⑺ 用測濕儀測試水分,水分應低于8%;用PH 試紙檢驗酸堿度,PH 值應<8。
⑻ 基面檢查后,認真填寫檢查報告,交監理或業主及土建方,對達不到的部位,以便及時整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