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單位的苗圃位于河北衡水,曾經在2000年和2003年春季的時候引進了兩批法桐也就是法國梧桐,都是同樣規格(地徑1厘米、高1.5米至2米)的小苗。*一批種植法桐之后,沒有及時進行越冬保護,成活率在35%左右,因此損失很大。
在第二批種植法桐后,相關負責人對此非常重視。對于小苗難越冬,筆者試過了多種方法,從中獲得不少經驗教訓。從挖坑、種植法桐、埋土到澆水,檢查封坑情況,認真指導、檢查,做到處處不疏忽、不漏掉一個細節。
在生長后期多施磷、鉀肥減少灌水。按照3米寬,7米長打畦。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35厘米的模式種植法桐,定植后連續澆水3遍。澆水后及時檢查封坑情況,對裸露的根系進行埋土,不正的小苗及時扶正,以免影響以后生長。
到了秋末冬初,土壤封凍前,間隔一行起一行苗,移栽到別的空地中(對于土地充足的地區可以直接種成行距70厘米、株距30厘米)。把法桐也就是法國梧桐的樹梢部分順著刮風的方向彎下來,埋入起苗后留下的空地中,盡量彎到最深,大約苗高的2/3左右。埋土約10厘米,所有的法桐也就是法國梧桐一致,朝一個方向埋入土中。在給法桐苗木小時候密植,既可以節約土地,又對小苗的直立生長很有好處。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第二年早春土壤封凍時除掉覆土,小心清理以防傷害樹體。除掉覆土后的管理措施:適當施入有機肥,畝給法桐施肥的時候量在5立方米左右。雨季適量施入復合肥,每畝40公斤,但是給法桐施肥的時候澆水不易超過8月份,否則會造成給法桐苗木徒長,樹稍不能木質化,降低抗寒性。夏季對小苗進行整形修剪,提高給法桐苗木的越冬抗寒性。
樹體落葉至土壤封凍前,照上一年的方法掩埋樹體的三分之二,第三年春季土壤解凍時把枝條清理出來。照此方法種植法桐的法桐也就是法國梧桐苗成活率在95%以上。筆者的苗圃因此取得了小的突破,創造了可觀的效益。
該文章轉自[法桐網]:http://www.jndtyl.com/fatong/246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