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第八代提純復壯新一代加州鱸魚苗正式上市,生長更快,抗病性更強。
加州鱸是我國引進美國加州野生鱸魚再進行本土化養殖的品種。30年前剛引進時,加州鱸生長快抗病力強。后來,由于近親繁殖等各種原因,出現生長速度慢、病害多等缺陷。吉鯧水產從2006年年底開始分五代對加州鱸進行“提純復壯”。通過抽檢統計,項目加州鱸的抗病毒能力提高了15%至20%,生長速度快于非項目加州鱸二、三個月。
養殖模式和苗種放養量
池塘養殖加州鱸魚有混養和單養兩種方式。混養既可以利用成魚池、親魚池進行,也可以利用魚種池進行。通常選用畝產300-400公斤的中低產成魚或魚種池進行,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餌料魚為主,每畝可放規格為3-5厘米的加州鱸魚夏花20-50尾。如采用人工投喂餌料魚的,則每畝放養加州鱸魚夏花80-100尾。經過5-6個月的飼養,年底出池規格可達每尾200-300克,畝產加州鱸魚5-15公斤。
池塘單產加州鱸魚,魚種規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規格為8-10厘米的加州鱸魚。每畝放養1000-2000尾,經過5個多月的飼養,年底出池平均規格在250克以上,畝池塘單產加1州鱸魚,魚種規格要放大一些。一般可放規格為8-10厘米的加州鱸魚。每畝放養1000-2000尾,經過5產可達150-300公斤。
餌料及投喂方法
養好加州鱸魚,關鍵是要有足夠的適口的餌料魚。目前解決的途徑主要有:1、利用魚種池培育鰱鳙魚苗。2、利用成魚塘,在塘中用網欄出部分塘體養殖小魚。3、購買野雜魚。4、購買專用配合餌料。
加州鱸魚屬兇猛魚類,以活魚為食。活魚的投喂量若以尾數計,可以放養量的2-3倍喂之。若以重量計,一般日投喂量為其總體重的10%-12%。每天喂兩次,即上午9-10時一次,下午3-4時一次。若投喂死魚塊,則須經過食性馴化,一般將餌料魚剪成適口的魚塊,用于高拋,使之落入水中有一個游動的感覺,刺激或引誘加州鱸魚吞食。經過這樣7-10天的食性馴化,加州鱸魚一般會搶吃拋吃的魚塊,高拋魚塊時,要相對固定投喂的地點,范圍要大一些,以便讓更多的加州鱸魚搶到食,使之生長均衡。放養初期,加州鱸魚因個體較小,攝食能力不強,投喂的餌料魚要精細適口,少量多次。9-12月份,加州鱸魚長大了,魚塊可投大一些,數量適當多一些,務使其吃飽吃好,加快生長。人工配合餌料的投喂方法與投喂死魚塊的方法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