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種植技術
薄荷又稱蘇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莖葉入藥,有疏風、散熱、解毒、透疹等作用。薄荷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薄荷醇和薄荷酮,是提取薄荷腦的主要原料。薄荷喜歡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無霜期宜在200天以上。對土壤要求不嚴,除了重堿地和重粘土地.砂地外,都可種植,但以肥沃的壤土和砂質壤土為好。太陽光對提高薄荷腦和薄荷油的含量有重要作用,特別 是在孕蕾開花期,要有充足的陽光,因此薄荷不宜種在蔭蔽的地方。
薄荷一般用根莖繁殖,也可用扦播和用種子繁殖。后兩種方法生長慢,容易變異,一般采用較少。用根莖繁殖,春栽或冬前栽均可,春栽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冬前栽在10月下旬前后進行。
薄荷*好是邊刨邊栽,以防根莖風干。如需外運,則要用麻袋包裝好。將薄荷根莖刨出后,選擇莖節短、肥大、黃白色的新根,剪成6~10厘米的小段,每段要有3~4個莖節。在畦內按行距30~35厘米,開5~6厘米深 的溝,將根莖按17~20厘米一墩、每墩2~3株栽到溝里,然后蓋上踏實,并立即澆水。春天栽的根莖,氣溫在 18~20℃條件下,10~15天出苗,冬前栽的翌年春天出苗。
薄荷怎樣種植與管理?
1、選好地,施足基肥。選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陽光充足的地方,土壤以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或壤土為宜,連作地不宜種植,耕地前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2500kg,(或栽種時施于種植溝內)施后耕翻土地,耙細整平作畦,作畦寬1.3~1.6m,高15~20cm的高畦,畦溝寬30~40cm。
2、薄荷可采用種子繁殖,扦播、分株和根狀莖繁殖。生產上一般采用種子繁殖。種植期,我國南方長江流域一帶以秋冬栽即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北方以春栽即3~4月栽種為宜。栽種時要選用優質良種,根狀莖要隨挖隨栽,挖出地下根狀莖后,選色白、粗壯、節間短的切成長約10cm的小段,然后在畦上按行距25~30cm開溝,深10cm左右,把根狀莖小段按株距15~18cm均勻栽入溝內,每畝需種根80~100kg。耕地時沒有施基肥的,栽種時可先把基肥施于種植溝內,后再下種覆土并稍加鎮壓,肥料可用人畜糞尿每畝1000kg,或尿素8kg加過磷酸鈣50kg和硫酸鉀10kg ,或餅肥100kg,加磷酸二銨20kg 。
3、科學管理。要抓好春季管理:
①查苗補苗 薄荷栽后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冬季,不利的氣候往往會造成缺苗斷垅,故在春季出苗后要及時查苗,發現缺苗要及時補苗,以保證有一定的密度,保證全苗也是獲得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早春氣溫穩定在10℃以上補苗,12℃~20℃移苗成活率比較高。移苗太早,氣溫低,不易成活;反之,氣溫高,蒸發量大,成活率也低。還要注意松土和除草。
②除雜去劣 薄荷在栽培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混雜退化,這對原油的產量和質量都有很大影響。據試驗,混雜退化后的薄荷單產原油只有3.35kg,總醇量為67%;而沒有混雜退化的品種單產原油6.55kg,總醇量為82%。此外,香味和色澤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必須及時去雜去劣。根據種植品種的形態特征與田間植株的株型、葉型、葉色等特征比較,凡與種植樹品種特征不一致的植株均應拔除。如果遇到在形態上難以區別的,可摘一片中部葉片,用手指揉一揉再聞其香味,若是優良品種則放出芳香濃郁的清香,若帶有異味者說明植株已退化或混雜,應連根拔除。去雜要在早春植株地下莖還未新長出前進行。一般在苗高10cm左右,地下莖尚未萌生時,以防止新生出的地下莖斷留在土中,影響去雜效果,一般頭刀薄荷要反復去雜2~3次,才能保證品種有一定純度。 |
 |
|